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聚焦去產能:量該怎么減 人往哪里去 錢從哪里來
量該怎么減 人往哪里去 錢從哪里來
去產能,飯碗咋找債咋償
說起去產能,人們最常用的比喻是“壯士斷腕、刮骨療傷”。之所以如此痛苦悲壯,蓋因去產能既牽涉一家家企業的核心利益與未來前途、一戶戶家庭的生計和命運,同時又面臨著時不我待的緊迫形勢。產能規模如何壓減、企業員工如何安置、資產負債如何處理……諸多難題交織之下,惟有綜合施策、逐一擊破,方能渡過難關、轉危為安。
量該怎么減?
嚴控新增的同時,用五把“尺子”裁量
日前,國土資源部對外宣稱,對鋼鐵煤炭行業的新建項目一律不受理用地審批,此舉將在土地供應上掐住擴產能的脖子。此前,河北、山西等省份也都先后分別對鋼鐵、煤炭行業關上了新增產能的大門。
去產能,嚴控新增是前提,更為重要的是加快淘汰落后的步伐。然而,產能過剩了那么多,剪刀該剪向哪兒?下手得公正!按照國務院針對鋼鐵煤炭行業出臺的兩份去產能方案,今后要對存量通過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五把“尺子”來裁量,“要依據這些方面的法律法規、產業政策,依法依規退出一批產能。”
“量體裁衣”、加強市場監管,可謂一舉兩得:既能完善公平競爭環境,也是依法依規去產能的重要手段。太原鋼鐵集團董事長李曉波表示,目前國內鋼鐵市場秩序還有待完善,如大量假冒偽劣、質量低下的地條鋼依靠低價搶占市場,一些環保投入不到位、甚至偷工減料的企業也擾亂了競爭秩序,“去產能必須有標準,不能讓守規矩的企業吃虧。”
“煤炭去產能的主要對象是長期虧損的僵尸企業、資源枯竭的煤礦、產出煤煤質不好、不符合國家安全生產要求的煤礦。”山西同煤集團董事長張有喜認為,一家煤炭企業不同礦井的具體狀況不盡相同,應區別對待,“在同煤,有的礦井一年還能盈利20億元,而有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礦井則面臨資源枯竭的困境,且人員負擔很大,下一步就可能要關停。”
“一邊是去產能力度在加大,另一邊卻是違規產能屢增不減。”山西煤監局局長卜昌森告訴記者,以前一說違規就是非法的小煤窯,但經過持續打擊之后,絕大部分民營礦井都是合規的,反而有大量“未批先建”“批小建大”的違規產能在央企、省管企業中,尤其需要注意。
讓標準落到實處,關鍵在執行。卜昌森建議,國家應當制定嚴格、系統的考核辦法,使遵守法律法規的地方和企業不吃虧,“否則,大家就會相互觀望,希望‘你降我不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中小企業研究室主任王繼承則表示,我國應通過完善政績考核制度,進一步弱化地方政府干預經濟的動機,同時完善企業破產法律法規,實現有序退出。
去產能,企業也可主動出擊,方式包括兼并重組、轉型轉產、搬遷改造、國際產能合作等。“去產能,兼并重組是必需的手段。只有企業兼并之后,才能在新的企業中統籌考慮區域布局、產量的安排。”中國鋼鐵協會黨委書記、秘書長劉振江坦言,此前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效果不理想,只注重兼并、沒有做重組,導致越兼并總產能越多,“下一輪重組之后,該關掉的產能要關掉。”
去產能不能搞“花拳繡腿”,產能降了產量反增值得反思。一位煤炭業人士反映,這兩年煤炭去產能一直在抓,但去掉的很多是早已停產、不再出煤、“半死不活”的礦井,這樣一來,產能降了,產量卻降不下來。
“不控住產量,鋼材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就難以改觀,鋼廠還是會越干越虧。尤其在年初鋼價略有回升的情況下,一旦產量失控,就會導致悲劇重演。”劉振江呼吁,控產量要掌握好沒有合同不生產、低于成本不銷售、不給錢不發貨等原則,“這些應成為行規行約和自律準則”。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聚焦去產能 人往哪里去 錢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