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民國的大學:清華曾是留美預備學校 后改為國立
三
一所大學的面貌,離不開時代的囿域和環境的熏陶。協和大學這種徹頭徹尾全部“洋化”的生活,其現代化與舒適程度,讓今天的讀者也為之稱奇,更難以置信它竟出現于近百年前的東南一隅。其實,細細對比以上兩種回憶的細節,可以發現,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國立與教會高校師生,尤其是教授這一階層的生活,雖然都是相當優裕的,但北方與南方,國立與教會又有很大差異。北平的清華園沒有福建協和大學那種貴族式的生活狀態,也沒有充斥奢靡的氣息。這和北平作為文化名城的特點息息相關。而協和大學那種仿佛在好萊塢影片中才會出現的王子公主式生活,與福州這個沿海開放城市的地理位置與獨特歷史又密不可分。這里經濟高度繁榮,居民五方雜處,文化交融,匯納百川,開放性較強,自由度較高,所以上述現象的出現是絕非偶然的。
其次,教會學校作為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精神入侵的產物,勢必將西方文明的精華與糟粕同時帶給中國學生。在幾乎已經達到理想境界的物質生活背后,其實是東方傳統哲學文化與西方人文精神在相互會合基礎上的相互斗爭。再者,在這里就讀的子弟,不同于公立與民辦大學多樣化的學生來源,絕大部分都是名門之后、富家子弟,高昂的住宿費用較他們的家境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更值得關注的地方是,在那個時代,讀教會大學,就是進入了西方文明的話語場。在英美,大學的意義是提供一個最好的場所,讓青年男女在這種環境里盡情地享受生活,廣泛地開展社交,使一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與顯現。英語里的“畢業”(Commencement),其意義就是“學習的開始”。這也是與中國傳統文化里學堂的含義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協和大學,圖書館既是學生最主要的課外活動場所,還充當了主要的社交場所。從精神層面上來說,這也是與國立大學有本質差異的。
過去的大學早已一去不復返了。今日我們往往津津樂道于它們的宏大歷史,卻常常忽略了深入挖掘現場細節的那一環。社交、日常生活的細節,其實有助于我們去辯證地看待那個時期的大學教育;有助于我們挖掘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大背景下,不同培養人才方式帶來的不同影響;更有助于我們去其糟粕,從中選取燦爛的正面能量和精華。(侯宇燕)
編輯:陳佳
關鍵詞:民國的大學 清華曾是留美預備學校 后改為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