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科學家何時成為大會堂前的“明星”?
“你認識科技界委員孫聰嗎?認識楊偉嗎?”陳凱先的兩個發問讓我后背發涼。“我來告訴你,孫聰是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楊偉是殲20總設計師。”陳凱先說,這兩位科學家為我國國防科技貢獻殊勛,“特別是楊偉,被認為是天才設計師,他負責研發的殲20讓美國感到不安。”
然而就是這些象征著國家脊梁、民族希望的科學家在兩會中被“冷落”了。“無論是在大會堂,還是在賓館會場,很少有記者認識他們。他們應該是媒體追捧的‘寵兒’,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啊!”陳凱先慨嘆道,隨著時代發展,人們思想多元化,青少年更加向往的是成為明星、老板、富二代、官二代,而媒體對于這些人物的過多聚焦,也對這種社會風氣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自力更生,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 要想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技強國夢,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而自主創新的前提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并且要后繼有人。”陳凱先說,盡管科研人員注重慎獨,不喜熱鬧,但是全社會的尊崇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而且對于培養我國科技事業的接班人大有裨益。
1950年,美國海軍副部長金布爾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可見科學家在美國人心中的位置。“很遺憾,目前包括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媒體記者對科學家的尊崇還遠遠不夠。”陳凱先認為。
常言道:“態度決定高度。”“我們對科學家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決定我國科技創新的高度。”陳凱先希望看到,科學家也能成為大會堂前的“明星”,那將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科學家 明星委員 人民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