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造愛心比造明星更有價值
中國的音樂類節目盛起于2004年的《超級女聲》,僅僅十年,就已呈唱衰之勢,所剩《我是歌手》這等專業歌手真人秀還保持市場期待值,其他多數紅極一時的品牌則迅速淪為受眾吐槽利器。
冬春跨年之季,廣西衛視和世熙傳媒逆勢而動,又推出了《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的新民歌原創音樂季。它的宣傳陣仗和制作體量不及《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頂級制作,但它原創的主導和讓奇跡發聲的追求令得它在諸多音樂節目中獨樹一幟。
雖說是走在民歌的小徑上,不比通俗歌曲的陽關大道那般敞亮,《一聲所愛大地飛歌》不乏流行音樂的元素。節目組或從田間地頭尋找,或在都市人流中搜尋潛伏民間的草根,不以貌取人,也不唯專業論,只要你當真有兩把刷子,就有機會得到發掘和培養的機會。除了一展個人獨門天賦,表演者們還得與節目組準備的創作團隊二度融合。前一分鐘還在小片里刨地摘玉米的小農人,下一秒就可能和頂級大腕們同臺獻藝,這等待遇對于這些默默無聞的民間草根來說,顯然是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表演者們演繹的歌曲都是原創和再創作的作品,里面可能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民歌符號,但卻都是全新的創作和演繹方式,你可能做夢都想不到,陜北民歌還能用搖滾的方式演繹。民樂與流行的搭載或現代改良已有多年嘗試,還涌現過以薩頂頂等為代表的新民樂領軍人物,一大波新民樂唱將已為后來人蹚好了路,所以這些散落民間的奇才并不是沒有機會,他們缺的就是這么一個好機會,以及強大的幕后支持。
《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由李泉和袁惟仁組成金牌制作人,還有陳楚生、尚雯婕、彭佳慧、霍尊、鄭淳元、龔琳娜、陳明等實力派歌手助陣。音樂使者挖掘和收集上來的后備人選,還要經由各位實力派篩選,市場上常見的流通貨不要,沒新意的同樣難入法眼,因為是民歌主題,山野草根大受歡迎,最后留下的都可謂是奇貨可居。以往的音樂節目,不論節目組宣傳包裝如何驚艷,參加節目的群體如何龐大,你會發現選歌的范圍卻不大,來來回回那么幾首歌,動不動就是致敬導師致敬經典。何至于此?前人捷徑是一方面,原創力的貧乏也是根本。《一聲所愛大地飛歌》則牢牢地抓住一點,那就是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哪怕只是羊腸小道上的民樂,也可以詮釋并演繹得令人拍案稱奇。
還有一點能讓《一聲所愛大地飛歌》在音樂類節目之林令人交口,那就是節目出口的公益性。節目每期推送四位表演者,獲得“奇跡發聲者”并非直奔揚名立萬而去,而是為“美麗鄉村音樂課堂”獲得一筆可觀的公益基金,并成為愛心傳播大使,這對于大多窮苦出身的人來說,遠比獲得聚光燈的關注來得有意義。音樂類節目泛濫了十年有余,最不缺在明星線上下掙扎的三流歌手,缺的是能為社會傳播正能量的大愛之心。 文/曾念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一聲所愛大地飛歌》公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