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999不能集急救平臺與醫療機構于一身
這幾天“南航急救門”事件持續發酵。26日,患病乘客張先生微博發表《一個記者向北京市衛計委投訴及向999急救索賠的聲明》,聲稱999急救車欺騙患者,不顧病情,將他強行送往999急救中心,涉嫌利益輸送。據新京報報道,張先生稱已接到999急救中心電話,對方表示道歉并愿賠償。昨晚國家衛計委也表示,要通過此事進一步檢查急救工作薄弱環節,切實加強管理、提高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權益和生命安全。
關于這起“急救門”,之前公眾關注焦點集中于涉事機組和機場急救中心,但據涉事乘客披露,999急救中心的做法更令人心寒——以朝陽醫院等大醫院掛不上號為由,把患者拉到遠在清河的999急救中心,相關施診的醫生水平低下,誤診病情,且拒不安排轉診。
倘若患者所述情節屬實,如此急救中心,其做法已辱沒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使命。而顯然,999急救中心在此次“急救門”的角色當深入調查。如今作為其上級主管單位的北京市紅十字會表示,待事情調查清楚后會向社會回應,希望其就此給出明晰交代。
在該乘客披露在999急救中心的遭遇后,許多網友也通過留言評論方式,吐槽自己及家人遭逢的類似不堪經歷。其情節大抵是:不管患者病情多么緊急,不管999急救中心有無救治能力,這些患者都被一律拉到偏遠的999急救中心,而不是就近選擇更好的醫院。
吐槽情節的真實性仍待查證,而999院前急救呼叫平臺究竟有沒有利用其掌握的信息優勢,為自己的醫院拉病人進行利益輸送,這問題有必要全面查清。事實上,現在急救車都裝有GPS,運行軌跡不難查到,每例急救資料也都有案可查,所以對999急救中心實施的一些異常救治行為進行篩查,技術上很容易做到。
更令人深思的問題在于,999集急救呼叫平臺和醫療機構于一身,這樣設置是否合理?急救應是種公共服務,急救平臺和網絡應當獨立,其主要作用是在患者和醫院之間牽線,根據患者病情把其送到最合適的醫院,實現醫患資源科學配置,而不可讓有“強依附”關系的醫療機構利用其接入的呼叫信息資源,挾壟斷之利獲益。
而一旦急救平臺下面設有醫院,利益沖突就在所難免。醫院運營成本很高,病源不足就會入不敷出,而急救平臺手中掌握大量病源,難免會肥水先流自家醫院。在此情況下,即便《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里明確,急救中心(站)選擇轉診醫院,應按照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兼顧患者意愿的原則,也難保證急救平臺的角色中立,會主動杜絕“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就需要對“近親”的急救呼叫平臺、醫院進行切割,這方面可供參考的例子,是北京120,120急救平臺成立之初,設有院前急救和院內醫療兩部分,2005年120進行改革,撤銷了院內醫療部分,變成了純粹的緊急醫療救援平臺網絡。999也該循此方向改革。
所以眼下,比對999急救中心調查問責更關鍵的,是要重設999急救平臺的定位。或者,999急救中心脫離紅會系統,斬斷與999急救平臺的利益關聯,或者999急救中心繼續留在紅會,999與120合并,整合為角色中立的急救平臺,另外,就是999急救平臺和急救中心完全脫鉤,沒有任何利益關聯。無論如何,目前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南航急救門”999急救中心 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