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良渚玉工》:微痕分析深化良渚玉器考古學研究新深度

2015年10月12日 16:23 | 來源:人民政協網綜合
分享到: 

20151012154817_副本

 

  歷時10多年,香港與內地考古學界合作研究浙江良渚文化玉器取得豐碩成果,其中代表性成果之一的研究專著《良渚玉工——良渚玉器工藝源流論集》中顯示,良渚文明被譽為中華早期文明“半壁江山”的代表,良渚社會中神權、王權和軍權的權威,在琮、鉞、瑁、鐓等玉器上有集中、充分展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專門在北京舉行《良渚玉工》學術成果發布會暨良渚文化玉器與中國古代玉器工藝學術座談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研究員主持,他提到古代手工業的研究是中國考古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對于手工業的考古學研究尤其是古代工藝技術的研究在中國考古學研究中相對薄弱,我們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對于古代工藝本身的研究,不僅僅體現了先民的發明創造,同時也是中華文明內涵的一部分,且在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高等級的手工業制作、使用和分配與國家王權緊密相連,與精神層面的發展相互聯系。《良渚玉工》將人類文化中最重要的技術、社會、精神文明三個方面,以玉器研究串聯起來,為中國玉器研究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王巍表示,良渚文化中高等級的玉器制作,為權貴階層所控制,其大型墓葬中隨葬的眾多精美玉器,已經超過了裝飾品的層面,是一種等級和權力的象征。由此可見,對玉器工藝和社會權力之間聯系的探討是研究的重要部分。

 

《良渚玉工》主編之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鄧聰教授在發言。

《良渚玉工》香港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鄧聰教授發言

 

  與此同時,《良渚玉工》香港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鄧聰教授表示,良渚文化遺址在環太湖流域星羅棋布,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及周圍遺址群為其核心。30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中,居中莫角山宮殿西北角的反山墓地,被譽為良渚文化王陵,反山墓地居中的M12號墓出土玉器,不包括玉粒和玉片就達到647件,學界公認良渚文化最碩大的琮王、鉞王,均出土于此墓。

 

  其中,M12墓出土的琮王、鉞王等玉器上刻有眾多的神人獸面象征,這些神人獸面的精致微刻技術,可以在1毫米寬度上徒手微刻3至5條紋飾,既展示出良渚玉器工藝的高端絕技,也反映了當時惟我獨尊的王者身份,堪稱良渚王權的王徽。而對M12墓出土玉器的研究表明,良渚文化社會存在著嚴重的階級分化,平民與貴族在玉器制作生產與消費上有著顯著差異。良渚社會可能出現過玉器生產由一些不同空間、社會階層的玉工分工制作而成。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曹錦炎教授(右)將《良渚玉工》一書交付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研究員手中。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曹錦炎教授(右)將《良渚玉工》一書交付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研究員手中。

 

  據了解,2000年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簽訂學術交流意向書,2002年正式簽署“良渚玉器及其影響”合作研究協議,并組成“良渚玉器工藝課題組”聯手展開工作。作為雙方歷時10多年合作的代表成果之一,最新出版的《良渚玉工》對出土玉器進行微痕分析,為進一步從東亞考古學角度深化良渚玉器研究奠定基礎。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現場

 

  民間玉工可以參與采集玉料、初步加工或者制作一些簡單的玉珠、管、墜、錐等器物,他們可能需要向貴族階層上呈玉料和玉器素材。貴族以至王室則控制玉原料及高級玉器如玉琮、玉鉞、玉瑁、玉鐓等制作,特別是在玉器表面上的精致微刻技術、結合神權象征的創作,都由良渚社會最高統治階層所壟斷,并專供貴族階層或王者及其親族消費。而一直以來,中國考古學在技術層面上的分析備受冷落,《良渚玉工》對中國考古學重要意義之一,就是嘗試從良渚玉器技術層面,上升到良渚社會王權象征的分析研究,從玉器制作痕跡區分玉工社會背景差異,推進對良渚玉器社會的認識。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良渚玉工》 良渚玉器 考古 微痕分析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日本 | 日本免费不卡v | 亚洲高清AV电影久久 | 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