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兩會要聞 兩會要聞
賈康:房地產稅可能按套征收 按面積收官員受不了
房地產稅應明確“調節高端”
北青報:公眾一直擔心房地產稅會增加個人的負擔。
賈康:房地產稅作為一種直接稅,它的稅收負擔,按照理論框架應該更多落在有支付能力、比較富裕的社會成員頭上。
北青報:這一點涉及房地產稅的立法框架?征收的時候面對的重點對象應是高端人群?
賈康:對,房地產稅在中國立法過程中,應該盡快明確“調節高端”的路線,讓社會大眾吃定心丸。
北青報:那么高端的范圍可能會如何確定?
賈康:這里有兩個技術路線。一個技術路線是第一套房可以排除,剩下的可以征稅。第二個技術路線是按照人均平米更精確,不管是多少套房,扣除一定的人均平米后再征稅。
北青報:這兩種方案你傾向于哪一個?
賈康:按照人均面積還是家庭擁有房屋套數征稅,這是房地產稅制度設計中爭議最多的環節之一。
具體是按套還是按平米?說起來,按套更寬松。如果第一套房不征稅,第二套房是不是也可以稅率從低?就中國現在的普遍情況和民眾心理來看,第二套房可以說是“自己給自己買的商業化社會保險”,征收稅率從低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對于第三套、第四套,乃至更多套的房子,不應該再給予稅收優惠了。
如搞普遍征收體制內官員也不會接受
北青報:但第一套房子有80平米的和200平米的,顯然是不一樣的。
賈康:這需要有“開明”一些的考慮。簡單、形式上最公平的辦法,是按照美國的辦法,不做任何扣除,只要是住房,有一平米就征一平米,但這種方式不適合中國,別的不說,體制內的人都受不了。
北青報:為什么體制內的官員接受不了?
賈康:體制內的公務員,不受勞動法保護,工作“白加黑”、“五加二”非常辛苦,辛辛苦苦這么多年,最實惠的是在房改以后,有了一套房,比如在北京,可能是在地段比較好的地方有個100多平米的房子,同時現在一個月收入也才幾千塊錢。如果房地產稅見一平米征一平米,體制內的官員肯定接受不了。
北青報:此前上海、重慶兩地的試點有人認為是失敗的,沒看到對房價立竿見影的影響。
賈康: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首先要肯定這個破冰、試水的作用。一開始要先建框架,柔性切入,不是沒影響,但對房價的影響,不那么顯著,但以后是有可能趨于越來越顯著的。
北青報:一方面希望房地產稅柔性切入,使其力度有限;另一方面,我們又希望房地產稅成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來源,這不矛盾嗎?
賈康:其實不矛盾。有聲音說,剛開始收一二十億的房地產稅,不算什么東西,所以沒用,這不對!這是剛剛切入,要看到以后的潛力,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建立制度框架,發揮調節引導的作用,同時也會帶出以后越來越有把握組織收入的功能。要看得長遠些。
北青報:這中間可能存在什么難題嗎?
賈康:我看不出來有什么過不去的問題。
北青報:地方財政稅收多了,那給政府交的費是否可以少些?
賈康:對,另外一些東西應清理、整合。目前我國實際開征的18種“正稅”里面,與房地產相關的就至少有10種,都應在全面改革視角下作合理協調——收費或許要在清理中間取消,或許要歸并,或者某些收費負擔需要調減。
房地產稅未來也可能擴大到農村
北青報:讓房地產稅成為主體稅源,會不會成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
賈康:不是讓它包打天下,也不可能包打天下,還有其他稅。中國一些主要的城市區域,若干年后房地產稅可能成為最主要的地方收入來源之一。
北青報:房地產稅會怎樣成為主體稅源?
賈康:它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主體稅源。中國的發展大勢,是未來還要有4億人左右從農村居民變成城市居民,要在城市定居都要有房。建成區域會擴大,城市居住的人會翻倍,人均收入會上升,他們的住房形成的稅源,對公共金庫作出的稅收貢獻,一定是不斷上升的。
北青報:會有人不斷進入城市,但大部分人都只買一套房,房地產稅會面臨枯竭的狀態嗎?
賈康:不可能枯竭。只買第一套房,不買第二套房,這不符合人均收入上升大趨勢和人的需求本性。退一萬步說,假如真的普遍出現所有人都只買第一套房,那么可以再修改稅法,根據情況,從一開始第一套房的不征稅,可以變為根據人均多少平米征稅的辦法。
我認為我國在可以預見的很長時期內,可能需要堅持住房保有環節稅收只是調節高端。但應一起覆蓋高端的增量和存量,在按照住房的市場評估值為主要計稅依據進行征收的情況下,可采用漸進的模式,逐步擴大到居民存量住房的更大范圍,即適當放低“高端”的具體界限,更遠的未來,也不排除擴大到農村地區。
編輯:羅韋
關鍵詞:房地產 地產稅 賈康 政協委員 房地產稅立法草案 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