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重走絲綢之路·四川篇之一

編織蜀繡新輝煌

2014年10月11日 14:06 | 作者:文/張晶 鐘鋼 攝影/賈寧 |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C20141011001-zx3_副本

作為蜀繡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楊德全專心地傳授每個學生蜀繡技能。 本報記者 賈寧 攝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繡花針,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歌手李宇春的一曲《蜀繡》,用形象的畫面,向年輕一輩介紹了一項古老的技藝。蜀繡又名“川繡”,同蜀錦齊名,被譽為蜀中之寶。根據資料,清代道光時期,蜀繡逐漸進入市場,形成專業化規模生產。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在成都成立了四川省勸工總局,內設刺繡科,各縣勸工局也設刺繡科,張洪興等名家繡制的動物四聯屏還曾獲“巴拿馬賽會”金質獎章。時遷事易,而如今,伴隨著新科技的沖擊和人才的散落,四川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如何再現輝煌,成為我們這趟絲綢之路四川之行的一個關注點。

 

  昔日皇室貢品的沒落

 

  原成都蜀繡廠廠長、現任四川皇漢繡莊總經理、成都蜀繡博物館館長楊德全對于蜀繡現狀非常擔心。“絲綢之路最開始就是以絲綢和蜀繡為主。到了晚清,蜀繡甚至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在蜀繡最輝煌的時候,蜀繡中不少精品被指定為皇室貢品,優秀的藝人還被授予‘五品同知銜’的稱謂,極大地鼓勵了蜀繡的生產和制作。清末至民國初年,蜀繡在國際上已享有很高聲譽,在1915年國際巴拿馬賽中榮獲金獎。”回憶蜀繡的歷史,讓楊德全不由感慨。他說,“文革”中,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被作為“封、資、修”的東西加以批判。蜀繡也不例外,從事刺繡的藝人甚至被誣為“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服務”,致使刺繡行業轉產,刺繡工人改行另謀生路。從那以后,人才凋零、產品推廣差,讓蜀繡慢慢走向了沒落。

 

  缺乏人才是主因。但一些看似微小的細節,也逐步侵蝕著人們對蜀繡的喜愛。“作為四川的特色產品,蜀繡出現在旅游景點周圍并不意外。但那些小商販銷售的,大都是機器繡的蜀繡,沒有藝術性,價格又不低,直接給大眾造成了不好的印象。”楊德全的徒弟小李對記者表示。

 

  “粗制濫造再加上沒有創新,很難會讓人真正愛上蜀繡。而我們一個蜀繡工人一月只能掙3000多塊錢,能堅持下來的人真的不是特別多。”小李有點抱怨。

 

  但抱怨歸抱怨,對蜀繡的熱愛讓小李更愿意堅守。“小時候有一次跟媽媽一起看蜀繡展覽,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覺得蜀繡太神奇了。”后來,小李考上了美術學院,并成功地拜到楊老師門下。“雖然掙錢是不多,但我珍惜自己的機會,也相信行業總會有好轉之日。而且,我也相信,隨著自己技藝的提高,蜀繡一定會給我帶來好的生活。”

 

  楊德全也對記者表示,自己因為有家庭支持,不太為生計擔憂,但自己的徒弟都需要為生活考慮。“我希望國家能對蜀繡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政策上的幫助,或減免稅收、或提供低租金場地,讓蜀繡事業能更快更好地發展。”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絲綢之路 四川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永久网站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 在线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 | 亚洲伊人久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资源动态gif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