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評論改革評論改革
咬定改革不放松
——寫在兩會閉幕之際
備受關注的全國兩會落下帷幕。如輿論此前所期,此次兩會以鮮明的改革基調和開放透明的姿態,完成了自己共商國是的使命。
在代表委員的注目下,李克強總理走上講臺,交出他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記者抓拍到了總理健步上臺的生動瞬間,媒體刊發照片時,使用了“背水一戰”這個別具深意的標題。
“改革”以77次的高頻率,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里。實在,鮮活,接地氣,有擔當,是輿論對報告的一致評價,這正好回應了報告起草小組成員的一句話:總理自始至終參加起草,要求“做不到的不要寫”。一位人大代表會后評論說,講問題很客觀,說成績有分寸,談未來有底氣。未來的底氣是什么?或者說,高居報告關鍵詞之首的“發展”的底氣是什么?毫無疑問,是深化改革。
在陳述改革決心時,李克強莊嚴承諾:“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氣概,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
代表委員對一府兩院報告進行審議討論,對財政預算加以審核,對改革方案的落實出謀劃策,對各種矛盾問題進行充分探討與交流之后,共識已經達成,路徑已經明晰,接下來,就要以勇氣和決心、以實干和擔當,齊心協力推動改革。
達成共識不易,將思想上的認同付諸行動,更難。很少有人態度鮮明地拒絕改革,但真正地推動改革,既要向既得利益者開刀,動“自己的奶酪”,又要擺脫制度慣性、路徑依賴,這就變得異常艱難。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媒體注意到這樣的細節:當總理念到“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要減少三分之一,今后還要進一步減少”時,旁聽的國家發改委官員脫口而出:“這做得到嗎?”專項轉移支付背后,是巨大的部門利益,“你要拿人家一個事權,人家不跟你拼命嗎?”更重要的是,專項轉移支付是跑部錢進的重要來源,一有困難就伸手,一有壓力就放糧,計劃經濟的“闌尾”在這里時不時就“發炎”,一旦割掉,難免讓許多人不習慣。
這只是觀念束縛和利益藩籬的一個縮影。眾所周知,中國的改革從易到難,普惠改革基本完成,留下的“硬骨頭”越來越難啃。兩會上,一些觀點鮮明的意見表達,比如叫苦行政審批過多、費用過高,要求住建部放權;國企要補貼,民企喊松綁;部門法規打架,企業遭殃挨罰之類,其實都指向關鍵詞:觀念革命和利益調整。
簡政放權,涉及政府權力的收縮;財稅改革,關乎事權的調整;財政預算公開,限制了跑部錢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打破了壟斷的坐享其成……所有這些改革都將產生激烈沖突,改革過程中也難免遭遇巨大障礙和阻力,但我們應當堅定這樣的信念,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和壓力,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停滯,不回潮,逆水行舟, 屏息奮力,將改革蹄疾而步穩地推進下去。
兩會上代表人民行使權力、共商國是的代表委員們,在會后,將是政府部門的領導、企業的老總、社會各界的精英,你們有責任成為改革的推動者,創新試點的先行者,打破利益固化的先鋒。敢涉險,不退縮;敢擔當,不觀望;敢實干,不懈怠,方能變藍圖為實踐,變夢想為現實,方能讓頂層設計、改革共識變成切實可行的舉措,攜手共進的行動。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中國夢”,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分享人生出彩的機會。對于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年而言,你或許不關心改革,但改革卻會影響你。教育資源均衡,戶籍制度改革,城鎮化,行政審批減少,創業門檻降低,養老制度改革……所有這一切,都關乎每個人的生活和未來。
在改革的浪潮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改革的成敗,將由每一個人分擔。變旁觀為參與,變抱怨為付出,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共同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改革 利益 代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