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好聲音>經濟經濟
發展“第六產業”推動新型城鎮化
朱鼎健委員提出新型城鎮化應是政府、群眾、企業和生態共贏
所謂“第六產業”是國際經濟界近年來提出關注的新產業,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六產業,該產業是三次產業的疊加產 業,同時具備一、二、三次產業的特點。如,法國每年接納7600多萬游客,其中因葡萄酒而來的游客達700萬,葡萄種植屬第一產業,葡萄酒加工屬于第二產 業,葡萄園觀光屬第三產業,其模式就是將種植、采摘、釀酒、售賣、觀光、豐收慶祝等融合成新型的第六產業,從而產生傳統單一產業沒有的疊加乃至乘數效應。
我國正在進行的城鎮化無疑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城鎮化歷程,到2020年,城鎮化率要達到60%左右,2033年更達到70%。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城鎮化,其 發展模式如何適應低碳低排的全球化浪潮?“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應該引入‘第六產業’概念,重點依托當地傳統農業,延伸發展產業鏈條上的農產 品深加工和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旅游、村鎮經濟服務業,將三次產業疊加成為第六產業進行一體化產業布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駿豪集團主席朱 鼎健說。
過去我國眾多城市的發展主要依賴傳統工業和制造業的興盛,但時至今日,一些依托大中城市的中小城市群的發展模 式傾向依賴休閑活動的興盛,并與中心城市形成功能互補,合理分工。因此,朱鼎健建議在我國中小城鎮建設中以第六產業進行產業布局,重點依托當地傳統農業, 延伸發展產業鏈條上的農產品深加工和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旅游、村鎮經濟服務業,將三次產業疊加成為第六產業進行一體化產業布局。
此外,朱鼎健還建議從政策和規劃上加強旅游與農業的融合,讓城鎮化和農業發展相輔相成。這不僅考慮了中小城市產業承接能力,實現了科學的產業配置,即:扶持 農業,降低工業比重,提高服務業,還避免了“千城一面”,更重要的是,體現以人為本,農村廣大人口不用背井離鄉,有更多的機會就近就業,在原住地區域改善 生活發展條件,就地轉移實現市民化。
編輯:羅韋
關鍵詞:產業 發展 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