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中國長壽之鄉政協主席:當親人老了,我們該怎么辦(圖)
探秘中國最“老”縣城:田間地頭勞作都是六旬老人(圖)
如東縣掘港鎮五總村68歲的顧明桂在黃豆地鋤草。李響 攝
江蘇省如東縣栟茶鎮30歲的林俊,平時喜歡到縣城看看電影,多年來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前不久,他偶爾到鄰近的如皋市看了幾場電影,散場后卻發現了差異:如皋的觀眾絕大多數都比他年輕,而如東的觀眾絕大多數都比他年長;如皋城區到了晚上十一二點還非常熱鬧,如東的夜生活則相對冷清很多。
差異的確存在。如東遠比如皋“老態”,早已邁入老齡化社會。可以看幾組數據:去年如東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8%,新生兒5000人,而今年新增退休人員就近6000人;因生源不足,如東的高中已從9所減為7所,并即將減至4所……
截至2013年底,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02億,老齡化仍呈加劇態勢。當下的如東,正是中國很多城市的未來。
中國最“老”的縣
位于黃海之濱的如東是傳統農業大縣。記者近日在如東鄉村采訪時發現,在田間地頭勞作的都是六旬以上的老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滕金奎說,返鄉的農民工,大部分是由于年齡和體力原因“干不動了”,一些建設工地為了安全,也明確不要高齡工人,他們只能回家種地。
老人在田間勞作并不算新鮮事,關鍵是,他們的子女大多數都沒有再回來的意愿。縣人社局副局長徐進張是新店鎮曹庵村人,他家前后20多戶,孩子全都考出去了,沒有一個在本地就業,大量農房空置。“三四十年后,這輩老人走后,村子也就空了。”徐進張說。
南通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級市,早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就進入老齡化社會,比全國早17年。如東則是南通地區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縣。由此推斷,如東很可能是中國最“老”的縣。
為什么如此之“老”?如東人分析不外乎三個原因:計劃生育、教育、長壽。
如東一直是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一胎化政策”在如東深入人心,穩定的低出生率導致如東人口連續十多年負增長。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如東比鄰近的如皋,少生50萬人左右。
縣計生委副主任顧溯溯說,如東從1997年就開始人口負增長,三次普查數據分別為111.6萬、108.5萬和99.6萬人,人口規模不斷縮小。
良好的教育,還促使如東每年輸出大量優質生源。縣教育局人事科科長楊兵說,如東每年輸出優質生源三四千人,但學成回鄉的不足20%。盡管地方對回鄉就業創業有各種優惠政策,效果并不明顯。
長壽也是如東老齡化加劇的重要原因。2011年,如東成為全國第21個“中國長壽之鄉”。隨著醫療保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預期壽命將繼續提高。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進一步助推了如東的老齡化程度。
壓力無處不在
走在如東的城市和鄉村,看一看,未必能感覺到老齡化的壓力;聊一聊,壓力就無處不在。有時,這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
20歲的劉心雨去年考上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還沒有什么生活壓力,因為他父母正當壯年,各有不錯的工作,生活也算寬裕。再往上,還有68歲的奶奶、69歲的爺爺,90歲的曾祖父和91歲的曾祖母,可謂四世同堂。雖然所有長輩將來未必全靠心雨養老,但從常人看來,僅這一家庭結構,便有足夠的壓力,因為他是家里的獨苗。
“長輩身體好,是我們的福分。”心雨的父親劉愛國說,他這一輩,從沒想過要把父母送到敬老院,“但下一輩,就不敢奢望了,因為孩子的壓力太大,最起碼要面對4個老人。”
“大不了,到時候把父母接到我那邊去。”劉心雨很喜歡大家庭的氛圍,暑期在家,眾多長輩簇擁,他依然像個孩子。心雨奶奶那輩的兄弟姐妹很多,每到過年,在他家吃飯的人多達二三十號人。但到他這一輩,每家都是獨生子女。“將來談戀愛,對方必須孝順,否則免談。”劉心雨說。
很多人認為,如東并沒有因為控制生育而實現“快富”的目標,反倒造成了“人財兩空”。如東崇教,即使農民,只要孩子愿意上學,砸鍋賣鐵也要供,如東的升學率一直領跑江蘇。待孩子學成就業后,父母大多會傾其所有,甚至貸款幫孩子在外地買房。“如東每年平均有三四千名學子在外地就業,每套房子都在百萬元左右,僅此一項,每年從如東外流的資金,便多達三四十億。”徐進張說。
盡管國家實施了單獨二孩政策,但如東人生二胎的意愿卻特別不強烈。縣計生委去年對全縣符合生育政策的2.8萬多對夫婦進行調查,有生育意愿的僅有11.6%。自江蘇省修改計生條例,明確“單獨”家庭可生二孩,如東經過計生部門審批的只有40多對。
“不是不想生,主要是精力不夠。”在縣統計局工作的36歲的陳旭說,生個孩子絕不是添雙碗筷、吃飽穿暖就行,還要培養教育,“現在一個孩子都忙不過來,誰還想生第二個?”
“我們已經感到擔憂和恐懼”
如東的老齡化,已經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重重壓力。
“我們的中學數量一直在減少。”如東縣教育局副局長陳建所說的現象,在記者意料之中,但數字變化之大,卻出乎意料。
2010年前如東還有9所高中,到2010年只剩下7所。今年這7所高中又有3所停止招生,兩年后全縣將只剩4所。主要原因,是沒有足夠的生源。
生源的減少,同時也反映出如東勞動力資源的嚴重缺乏。引進的很多大企業,常常招不到足量的工人。“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招工缺口達3000人,三一重工在如東新建的工業園,又要招工一兩千人,去哪招?”徐進張對此一籌莫展。
勞動力匱乏,人口素質還在不斷降低。楊兵說,這些年如東能考取頂尖高校的孩子明顯少了,而且考取大學的多是公務員或教師的孩子,農民和企業職工的孩子考的學校都不太好,說明人口素質在下降。
最令當地煩心的,是養老金的捉襟見肘。縣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主任沈小駿說,老齡化使得當地勞動人口比重下降、贍養比上升。如東繳納養老保險與養老金領取者的比例,目前已是2.74∶1,即2.74人供養1人,而合理的贍養比應該是4∶1。“隨著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大,支付范圍和標準不斷提高,企業和參保人員的負擔也將進一步加重。”沈小駿說。
“我們已經感到了擔憂和恐懼,因為老齡化的步伐太快了。”如東縣政協主席陳建華把老齡化問題作為本屆政協工作持續重點關注的課題。“誰來種地”已不是陳建華所思考的問題,“當親人老了,我們該怎么辦”才是問題所在。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老齡化 老人 孩子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