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協商
安徽池州市政協專題協商社區建設建言去行政化
安徽池州市政協專題協商社區建設建言去行政化
社區工作應回歸自治和服務本位
本報訊“我建議社區工作要回歸自治和服務本位,打通社區聯系居民最后五百米。”6月18日,安徽省池州市政協“加強社區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專題協商會上,市政協常委吳明楣對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建言。
在協商會上,市政府社區建設工作情況通報中表示,社區管理功能行政化傾向還比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自治和社區服務功能的發揮。
正因如此,池州市政協在前期開展提升社區服務水平調研過程中,始終把如何去行政化列為一個重要內容。在與市直相關部門召開的社區建設專題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職能部門進社區工作多,服務職能嚴重削弱,服務項目單一”等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社區工作去行政化,明晰社區各類主體關系,理順管理體制是關鍵。協商會上,委員們提出,各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的職責,支持居民自治組織為居民提供服務,讓社區工作者從繁雜的行政事務中“松綁”。
針對當前一些行政事項進社區,但“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落實不夠的問題。委員們建議,要出臺《社區工作準入制度的意見》,嚴把準入關,制定一套政府購買服務的操作規定。
“政府各部門與群眾密切相關、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交由社區辦理政府公共服務項目,原則上都要進入社區平臺委托辦理。”對委員關于政府購買服務進社區的建議,出席會議的池州市市長趙馨群當場進行回應。
“我市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不夠,現有的一些社會組織還不能發揮作用,建議加強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工作,強化社會組織服務管理,提升專業化社區服務能力。”“我建議社區工作者在去行政化的同時,服務向居民再延伸。”委員們在協商會上積極拋出自己的“點子”。
“要厘清權責關系,建立健全社區公共服務事項準入制度,減少管理層次,精簡服務流程,優化社區服務。”市政協主席方志恒總結。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社區 行政 服務 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