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政協委員呼吁:打破身份歧視 做強地方院校
原標題:政協委員呼吁教育公平:打破身份歧視 做強地方院校
央廣網北京3月12日消息(記者楊守華 江蘇臺記者郭莉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但全國政協委員指出,現在教育的不公平各種現象泛濫, 如我國高等教育重名校、輕地方院校,導致名企只要“985、211畢業生”成為潛規則。
“只要985、211高校畢業生”,如此招聘要求近年飽受爭議。蘇州大學副校長熊思東委員認為:地方高校發展非常困難,受到制度、體制、資源還有評價體系的制約,因此他今年帶來的提案是,希望國家能夠重視地方院校的發展建設。“中國95%以上的教育資源是由地方院校來承擔的。我們說要把教育大國變成教育強國,地方院校不強,只有幾個985院校強,不能構成中國高等教育的強國的形象。所以加強地方院校的建設是我們由教育大國變成教育強國的一個根本措施。”
江蘇現在有15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一流院校不多,而地方院校的辦學水平在全國是最好的。但目前地方院校發展就因為不公平造成畢業生找工作難。同是地方院校的江蘇大學副校長宋余 慶委員也是深有同感,他明確建議,盡快取消985、211工程。“現在你看我們的學生,非985、211的可能一個這種機會都拿不到,這個非常不公平。你說這個大學生面對著不公平的收入環境, 他對你政府就產生懷疑,那就是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熊思東委員認為,中央的競爭性指標,比如長江特聘教授、教育部的創新團隊等,這些構建大學整體面貌的指標,地方院校都受到限制,但是評價時,所有院校都是統一的,這樣就構成了 很大的壓力。熊思東希望,能夠解除地方院校的地方“身份”,與985高校,在水平、能力和貢獻上實現公平競爭。“要打破制度的壁壘,要分類指導,要根據它的績效評估來進行。另外要加 強試點,來探索一個中央地方兩級政府管理地方院校的一個新的模式,改變我們的一刀切的評估體系。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學校的分類,不同學校特點進行不同的評價,使得各類學校都有自己發展的空間,都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編輯:薛鑫
關鍵詞:身份歧視 地方院校 招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