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基礎研究孕育重大突破,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家發展和安全各領域對源頭創新提出新需求。
堅持守正創新,加快構建與美麗中國建設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科技體制。
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引領能力,在突破關鍵技術、促進“四鏈”融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自2008年啟動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以來,自主研制了一批重大創新藥物和臨床急需藥物,藥物創新體系基本建成,企業逐步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一些國產創新藥走向世界。
近年來,我國加強有組織科技攻關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多項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取得顯著成效。
科學制定重大科研項目的實施路徑,出臺針對性舉措,減少科研過程中的行政干預。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尚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比如,平臺治理碎片化,領軍人才缺乏,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共用不夠等。
企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單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主體。
如能進一步提升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含金量,唱響基礎研究“合奏曲”,必將對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速跑”增添重要助力。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亦稱大科學裝置,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基礎科學設施和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創新平臺是產生前沿技術、推動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條件,對企業科技創新極為重要。
建議將人工智能與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相結合,將GPT和GDP相結合,賦能中國式工業現代化新征程。
科普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實人才基礎、培育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