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新一輪棚改面對三重挑戰 資金缺口成最大難題
新一輪棚改面對三重挑戰
棚改越來越進入“啃硬骨頭”階段,政府主導面臨政策細化與創新
面對1000萬戶的棚戶區改造任務(2013~2017年),在2013年完成304萬套改造目標的基礎上,2014年各級政府部署了370萬套的改造任務。
在數量提升的背后,是難度的增加。經過幾輪建設,各地商業開發空間較大、易改造的棚戶區多數已基本完成,剩下的主要是難啃的“硬骨頭”,尤其在中西部、林區和礦區,市場空間更小。
另一方面,隨著城市中心區域土地緊張,棚改出現向城市外圍和邊緣擴展的趨勢,新建、改造老舊基礎配套設施的資金需求巨大。
記者在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湖北、四川、江西、貴州等地調研采訪發現,加速棚戶區改造面臨著財政減收壓力、債務風險升高、改造難度加大等不利因素。
怎樣化解經濟結構調整、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影響,怎樣確保首先保障最困難和最迫切的人群,怎樣協調各個環節的政策舉措,成為新一輪棚改繞不過去的坎。
破解資金難題
“資金缺口大已成為本輪棚改的最大難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稱,不少棚戶區位于中西部、獨立工礦區、資源枯竭城市和三線企業集中城市,市場運作空間小,配套壓力大。在一般城市中目前待改造項目,多數也商業開發價值低,加上建材和人工費上漲,資金很難平衡。
有專家分析,2013年中央財政下撥支持城市棚改資金355億元,按照2013年完成的304萬套棚改房計算,平均一套房子中央補貼約1萬元,資金的大頭壓在地方政府身上。
成都市武侯區有14個棚戶區列入改造,預計投入25億元。武侯區房管局副局長吳紹富介紹,最大的瓶頸是資金,虧損面較大。市區2.5環內房子售價1.2萬元/平方米左右,稍遠點也不低于7000元/平方米,拆一畝地的成本平均就在1500萬元到1800萬元間。“最后能平衡資金的地往往用得還不到一半,因為要搞道路、綠地、幼兒園這些基礎設施,又是一大筆投入。”
吳紹富說:“現在留下的大部分是這樣的地塊,算不過來賬,結果開發商打不上眼,百姓無力改造,只能政府‘兜底’,全下來恐怕虧7個多億。”
采訪中記者獲悉,江西省今年各類棚改需500多億元,刨去央補和省級配套后,還有400多億元缺口。在北方,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新啟動五年222個棚改項目,全部完成至少需要1300億元。資金從哪兒來?是擺在地方面前的首要問題。
國有工礦、林區和墾區是本輪棚改的另一重點。黑龍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遙認為,與城市棚改相比,以東北國有林區為例,由于減、停伐,資金問題更為突出。處于艱難轉型中的內蒙古森工集團,至今有7.6億元棚改貸款無力償還;在小興安嶺伊春國有林區,甚至出現政府向開發商“賒賬”搞棚改現象。伊春市委書記王愛文說:“沒了木材收入,林業局不斷欠賬,全市開發商墊資至少15個億,再不解決后期棚改難以運轉。”
另一方面,2013年以來,一些城市,尤其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滯銷、降價的現象。湖北省住房保障局督查管理處處長鄒天祥認為,房地產市場萎縮,無法用土地二級開發來補充棚戶區改造的資金缺口,項目就做不下去了。
部分參與棚戶區改造的開發商明顯感受到來自房地產市場的壓力。德陽市新里程房地產公司經理袁洋說,市場的不可預見性太大了,兩年前,我們著手實施陽光高地這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時,預測每平方米4200元是盈虧的平衡點,當時的房價是4500元。現在樓房快封頂了,預售價格只有3900元/平方米,而且還在往下走,房價已經到了平衡點以下,只好咬牙虧本做下去了。
編輯:付鵬
關鍵詞:棚戶區 改造 棚改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