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眾說
獻血可以,請別“綁架”結婚證
10月1日起,陜西省寶雞市將實施新修訂的《無償獻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其中規定市民在領駕照、結婚證、大學錄取通知書前應無償獻血,此舉被外界質疑為強捐。9月24日,寶雞市中心血站副站長李拴林告訴澎湃新聞,新《辦法》只是一種倡議,并不是硬性規定,不會因市民未無償獻血,而不予頒發駕駛證、結婚證等。李拴林解釋稱,新《辦法》規定領駕照、畢業證前無償獻血,是為了讓這些獻血人群建立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考慮到用血保障。(9月24日澎湃新聞網)
當地無論怎樣解釋,對于“領結婚證、駕駛證要驗血”的質疑,已經難以撇清了。當地出臺的《無償獻血管理辦法》規定,市民在領駕照、結婚證、大學錄取通知書前應無償獻血。眾所周知,在法律條文中“應”是指“應當”和“必須”的意思,這樣的法律規定顯然是一種“強制性的規定”而不是可有可無的“倡導”,法律中“應”字的涵義就是這樣規定的。二來,按照我國《獻血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可見,國家的法律是提倡而不是“應當”。當地相關“辦法”的規定,不僅有違上位法規定,也事實上變倡導為“強制”了。
其實,獻血數量少招致“血荒”,根本原因是沒有充分調動公民積極性,而不是因為“強制”不夠。就義務獻血而言,目前,公眾并不乏獻血熱情,對于救助他人的義務獻血行為從本心上是支持的,為什么仍然出現“血荒”?在于獻血機制體制本身存在問題。一方面,公眾多年來始終質疑的“無償獻血卻有償用血”的現實,一袋無償獻出的血液,到了患者手中卻要花費500元到600元,不僅費用和價格上不透明、不合理,而且多年來對于公眾質疑并未真正澄清。另一方面,多年來以“用血收費”方式獲得的巨額資金,如一年高達近百億元的“用血互助金”流向哪里?用途何在?不能做到收費帳目公開透明,必然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公眾積極性。
一些地方面臨“血荒”不假,積極想方法、出舉措也是應當的。但采取“變相強制”或“立法強制”的方式是不妥當的。“強扭的瓜不甜”,無償獻血一旦帶有“強制性”只會讓人更反感,況且,帶有“強制性”的倡導獻血,也經不起公民依法維權。如何解決“血荒”問題,除了調動公民參與意識別于他途,有關方面不妨探索建立更完善更科學的義務獻血獎勵、激勵機制,以“獎”來促進公民自覺履行這一社會責任。在我國《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中有所體現,但獎勵的標準和幅度仍遠遠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變更現行的“用血互助金”補償模式。凡是獻血者可以先行獲得“互助金”,而后,一旦獻血者今后用到血液,將同等繳納“互助金”。如此一來,“互助金”將真正變成“互助金”。這一塊收費也將變得充分透明公開起來,獻血者的抵觸情緒必然大大降低。
編輯:曾珂
關鍵詞:領駕照結婚證需無償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