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對待“任性游”不可“任性罰”

2015年04月08日 15:43 | 作者:韓玉印| 來源:荊楚網
分享到: 

  原標題:韓玉印:對待“任性游”不可“任性罰”

  為建立文明旅游長效工作機制,國家旅游局依法制訂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即日施行,全國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工作同時開展。(4月7日新華網)

  真的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萬里。因為寧愿與幾個男人在野外“解決”,也不愿意付0.7歐元公廁錢的女士,由此被貼上了“有錢沒品”的標簽,且殃及所有中國游客,作為中國人,筆者真的感到非常委屈,但誰讓我們的一些游客行為不檢點呢?

  盡管筆者對“任性”旅游,將“榜上有名”,一百個支持,但還是認為對待“任性游”不可“任性罰”。

  其一,不是筆者“諱疾忌醫”,而是按照辦法對“游客不文明行為”的界定,指旅游活動中……受到行政處罰、法院判決承擔責任,或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再將“任性”旅游“榜上有名”,違反了行政處罰法“一事不再罰”的原則。因為“榜上有名”就是行為人在受到行政處罰以后的“申誡罰”,是對行為人精神、聲譽的二次處罰。

  法是文明的象征,立法的目的是教育公民守法,法不禁則可行,法無授權不可為,必須成為行政行為,及每一位公民的信條,我們不能因為規范旅游者文明行為,而做出不文明的事。如此,有“你不仁我不義”的“以暴制暴”之嫌。

  其二,辦法規定,只有旅游活動中……受到行政處罰、法院判決承擔責任,或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才被認定為“游客不文明行為”,對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不檢點,根本構不成約束。比如,那位寧愿與幾個男人在野外“解決”,也不愿意付0.7歐元公廁錢的女士,比如故宮銅缸刻字,本身就是不文明行為,但他必須受到行政處罰或法院判決,才算不文明行為,這樣有放縱不文明行為之嫌疑,不文明旅游依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

  值得肯定,行政處罰是法律制裁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制裁,它兼有懲戒與教育的雙重功能。而處罰不是目的,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才能真的推進旅游誠信建設工作,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識。

  “任性”旅游,是積弊沉疴,是以惡小而為之的慣性動作,有道是“病來如山倒,祛病如抽絲”, 祛除“任性”旅游的積弊沉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其擺個老虎陣,捉只老蛤蟆,不如文明旅游“提個醒兒”、“小貼士”給力;與其你將“榜上有名”,不如增強景點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加強對游客不文明行為的約束。當然不排除對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進行曝光。

 

編輯:水靈

關鍵詞:旅游 任性游 任性罰 游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宅男宅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午夜看片免费 |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 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