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菠蘿科學獎的“醉翁之意”在獎外

2015年04月13日 16:36 | 作者:朱四倍|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4月11日晚,被譽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菠蘿科學獎正式揭曉,本次菠蘿科學獎共評選出了九大獎項,研究內容依舊讓人瞠目結舌:一根棒棒糖能舔多少次,為什么蚊子不會被雨滴砸死,名字偏好與幸福感……(4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

  一根棒棒糖可以舔1000次,蚊子為什么不會被雨滴砸死?為什么“呵呵”那么討人厭?看到這些搞怪的問題,你是一笑而過還是感覺無聊透頂?如果你只看到了搞笑、娛樂,恐怕就說明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和功利的氛圍中,我們的好奇心正在喪失,對科學精神的追求已經有些木然。

  上述問題看似娛樂,但出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蔡華儉課題組、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胡立德教授等“科學界人士”之手,是認真研究的結果。與此前的“石頭剪刀布”研究一樣,這帶給我們對科學的不一樣認識,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重新思考什么是科學精神?又該怎樣在社會發揚科學精神?

  當下,科學已經被量化為論文的發表、項目的申請,甚至做什么研究不重要,只看論文發表在什么層級的刊物上,項目是什么級別,這不僅使整個社會對“搞科研”產生了非議,也嚴重影響著科學界的形象。菠蘿科學獎則讓我們有所觸動,激發我們重塑真正的科學信仰——科學不僅僅是論文的發表,更不是所謂的計劃性、攻關性課題。

  梁啟超先生當年就曾明確指出,中國學術界因缺乏科學精神所以生出如下之病癥:一籠統,二武斷,三虛偽,四因襲,五散失。發展到今天,歷史僅僅是個輪回,病態依舊存在,有些甚至愈演愈烈。常識告訴我們,科學是反權威的,科學精神更要求我們用理智去判斷事物。站在這個立場上,菠蘿科學獎給我們的啟發可能更多,引導我們去反思教育,特別是教育孩子們如何樹立科學精神。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重知識而輕方法、重灌輸而輕互動,教學內容片面單一,方法陳舊落后,死板教條忽視學生懷疑精神的培養,重分數輕“人”的教育。這嚴重影響著孩子們科學精神的樹立和強化。菠蘿科學獎啟示我們要重視孩子們懷疑精神和求實精神的培養??茖W不是凝固的知識體系,而是在各種謬誤的斗爭中成長起來的,沒有追求真理的勇氣,沒有對世界的好奇心,就無法行走在科學大道上。并且, 任何科學研究都來不得虛假和浮夸,更要拒絕功利,防止被利益俘獲,敢于創新和敢于否定自己一樣重要,科學精神強調凡事皆求證明,強調有根有據。無論菠蘿科學獎使人多么捧腹,“有根有據”的科學精神都值得尊重。

  菠蘿科學獎的重要性在“獎”之外——堅持科學精神,腳踏實地的同時仰望星空!這可能更重要。

編輯:水靈

關鍵詞:菠蘿科學獎 醉翁之意 科學精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性福利网站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 亚洲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