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不腐敗慌什么,該有的底氣必須有
原標題:不腐敗慌什么
2014年,“反腐”成為年度熱詞,作為北京市紀委書記,葉青純在兩會上也當然成為了代表、委員和媒體競相追問的熱點人物。24日,在石景山團參加審議的市人大代表、市紀委書記葉青純接受記者采訪,當被問及“有評論說,目前官場腐敗的存量呆賬比較大,官場人心惶惶”時,葉青純表示,如果說“人心惶惶”,那本身就有腐敗行為,要不然慌什么呢?
自打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體制內“公務員不好當”、“官員是高風險職業”的抱怨之聲便不絕于耳;打虎滅蠅的“動真格”反腐業績,更讓官僚階層為之唏噓震顫,尤其是隨著反腐由個案懲處到對塌方式、系統性、家族式腐敗的深挖細究,用“人心惶惶”形容官場的忌憚心態或并不為過。
不過,葉青純一句“不腐敗慌什么”的據理詰問,卻直擊了問題的要害,也道出了官員對人生的一種“自信”境界。正所謂“何以解憂?唯有不腐”。
常言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官員的權力是人民給的,身居號令人馬、掌管資源的顯尊高位,無非是被黨和政府賦予了更大的服務社會的責任與希冀,擁有了更多為黨分憂、為民謀利及彰顯其人生價值的機會與條件,何來那么多借機斂財、庇佑家人及沉湎聲色犬馬等私心雜念?
果真是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凈凈為官,又何以面對零容忍的高壓反腐而心神不寧、慌慌如也?“人心惶惶”,除了做賊心虛的緣由,恐難再有他解。
也許,終日里忙于官場來往、追逐功名利祿的貪腐官員,真的是身不由己或當局者迷,無瑕顧及對閱歷的回眸、人生的思辯及價值的評估,只有當因東窗事發而翻身落馬或身陷囹圄時,才能真正得“閑”對“該不該”、“值不值”等人生話題捫心自問、虔誠思過。君不見“算賬”、“遺憾”、“悔恨”已成入獄貪官們的習慣性心理軌跡。
云南永善縣墨翰鄉黨委書記陳勇因受賄225萬元獲刑14年。他在懺悔書中為自己算了“經濟賬”:現在年收入4萬多元,且逐年上漲,按再活40年、年平均收入7萬元計算,將來國家要發280萬元給我,比我收受的賄賂多得多。觸犯法律不僅讓我因退還全部賄賂而“竹籃打水一場空”,且經濟上至少損失280多萬元。
被判有期徒刑14年的河南西平縣原縣委書記(副廳級)王廷軍,更是以“算算事業賬、經濟賬、親情賬、名譽賬、健康賬,感覺得不償失”而為官員群體現身說法,只可惜悔之晚矣。
其實,貪官們在伸手撈錢時,并非沒有“如意盤算”,只是這種“盤算”建立在“神不知鬼不覺”、“行賄人不會供出”的僥幸和“下半生榮華富貴”的夢幻之上。“不腐敗慌什么”是一種飽含自信、踏實、無悔和幸福的人生境界。官做多大算高,錢斂多少算多?為貪慕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財而貽害官員的前程、自由和幸福,不值。成就官員無怨無悔、氣定神閑的無悔人生,需要守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的“不想腐”正氣與雅量。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不腐敗慌什么 葉青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