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告別“觀賞性法律”需提高立法質量
到地方調研時,一些黨員干部和群眾反映,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涉及管理類的立法偏多,涉及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的立法偏少;約束老百姓的法律多,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方面的法律較少;有些法律由于不適用、不管用、不好用,被群眾稱為“觀賞性法律”。解決這些問題,亟待按照中共中央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關于“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和立法效率。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立良法、行善治,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最重要的是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抓住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恪守以民為本、利民為本理念,把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更多發揮人大代表參與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開展立法協商,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專家學者作用,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廣泛凝聚社會共識。
從我國當前實際情況出發,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為推動立法精細化,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必須盡快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立法觀,轉變為五位一體全面協調發展的立法觀;從重立法效率、輕立法民主的立法觀,轉變為民主優先、兼顧效率的立法觀;從只管法律制定不顧法律實施的立法觀,轉變為兼顧立法與法律實施并以法律實施為導向的立法觀;還要從避重就輕、揀易怕難的立法觀,轉變為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攻堅克難的立法觀。
(作者系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曾珂
關鍵詞:觀賞性法律 提高立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