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期末評語升級,師生關系更平等
教育部今年公布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將教師的評語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并放進檔案中。隨著廣州小學生期末考試結束,這幾天,老師們除了閱卷,還要給每個學生寫評語。記者采訪多名廣州的小學老師發現,這種以“該生體”開頭的寫法已經out了,現在流行口語化,更多是以鼓勵為主。(《信息時報》1月26日)
作為一個已結束了學生生涯的“過來人”,對這種親切、新穎的期末評語形式不免有些羨慕嫉妒恨。時光倒流若干年,我曾經歷的期末評語大多就是“該生體”,語調一本正經,內容也基本相似,多從思想品德入手、以缺點不足結尾,仿佛也異化為一種“八股”。當然,并不是說這種評語方式不好,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和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改變,期末評語的寫作方式也“與時俱進”一些,可能更有好處。一方面,口語化的期末評語更像是師生間面對面的交流,少了些負擔,多了些輕松。另一方面,以鼓勵為主的評語導向,也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對青少年的成長更有益處。有時候,一味批評只會帶給孩子過強的挫敗感,反而可能形成逆反心理,缺點難改正之余,還可能造成一些心理問題。
期末評語的變化當然只是一件小事,但這一小角度的語態變化,卻投射了當下社會對于師生關系的新期待。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體制中注重師長權威,這在保證了良好的教學秩序同時,也可能帶來學生創造性不足、自主意識差等負面效應。不難發現,“升級版”期末評語體現了一種更為平等的師生關系,老師不再按照條條框框對學生進行機械評價,而是實事求是地給學生提建議。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對學生的發展也更有好處。
要期末評語改改文風倒還簡單,但讓更為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投射到更多的教育實操中恐怕并非易事。這既需要教師自身轉變思想觀念,用更平等的視角看待自己的學生,也需要教師深入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溝通能力,擺脫以往教學方式中已落后于時代的部分。舉例而言,還有個別老師至今將體罰作為“教學利器”,不是循循善誘而是用武力說話;還有些學校動輒“叫你家長來”,這種居高臨下式的教育方式,其實正反映出教育責任心的缺失。
只有像寫期末評語一樣,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多些耐心,付出真心,才能進一步提升教育效果。
編輯:曾珂
關鍵詞:期末評語 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