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院士制度:去行政化還要去利益化
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在1月1日啟動,這是自2014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選。兩院為規范院士增選工作,均在去年12月底公布了新的院士增選實施辦法或細則,而新的辦法或細則則提出多個遵循去年修改后的章程精神的新規。中國工程院內部人士透露,年輕化、取消部門遴選、處級以上干部不得成為候選人等規定是此次增選的變化亮點。(1月7日《中國青年報》)
院士遴選,歷來是非議與質疑加身。一則,院士成“院仕”折射不公。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2011年中科院的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145名候選人中,廳局級以上官員達51人,這被斥為“一場高官的盛宴”,而類似景象,幾乎是“年年有今日”。二則,學術不端丑聞頻出,玷污了學術的純潔性。前鐵道部紅人張曙光落馬之后,自述為當院士索賄2300萬用于參評院士,引發輿論一片嘩然,雖然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亦讓人懷疑院士的學術權威性。
如今,新一輪的院士增選工作啟動,其中亮點頻頻,如候選人年齡上限下調5歲;增加院士終選,全院投票選舉;首次明確賄選行為,院士收禮金或撤銷等,但最大的看點,無疑是“處級以上官員無資格候選”。這般新規,意圖明顯,就是院士制度去行政化的開端。這般“一刀切”的做法,其最大的價值在于其傳遞了這樣的一重意味:讓學術的歸學術,讓行政的歸行政。想當官,就別想當院士;想搞學術,就莫要當官,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進步之處令人欣慰,不過此次新規,依然有一些局限之處。一則,兩院均要求“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院士候選人”,一個“原則上”,的確留下空子可鉆,而這個原則上能執行到什么程度,也關乎院士制度的去行政化程度;二則,此次規定“領導干部原則上不參選”,未來會不會出現這樣的一種局面:一些官員先運用權力“通關”,然后再脫下“官袍”虛晃一槍擠進院士之列?可以說,無論是怎樣鉆制度的空子,都會消解制度的善意。
不過,這背后的真相仍然值得拷問,為何院士頭銜讓這么多人趨之若鶩?僅僅是因為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譽頭銜么?顯然不是。眾所周知,我國的中科院、工程院,與其說是“學術機構”,不如說是“部級單位”;院士評審,與其說是“學術評價”,不如說是“行政評價”;院士頭銜,與其說是學術頭銜,不如說是利益頭銜——享受副部級福利待遇、公車待遇、政府津貼、申請項目處于優勢地位等等。有如此利好,社會上的院士崇拜癥豈會降溫?88歲的歷史學家章開沅三年四度請辭“院士待遇”才見成功,可見這背后的利益博弈有多大。
因而,院士增選開啟去行政化的步伐后,還應開啟去利益化的節奏。在這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的院士就只是一個學術頭銜,并不享受特殊待遇,這就避免了不少利益紛爭;再如一些國家不僅院士不是“特殊身份”,諾獎獲得者也沒有特權,而在具體的評選過程中,更是“匿名推薦,秘密評審”,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候選人,自然也就無法公關。可以說,這些經驗,都是可資借鑒的。唯有如此,院士制度才能回歸學術本位。
編輯:曾珂
關鍵詞:院士制度 去行政化 去利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