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善淘網:每個人都有價值
“我很多朋友家的衣櫥里有很多閑置衣服,在上海這種城市,衣櫥里的閑置品總價值大概是多少呢?超過100億元。”善淘網創始人周賢告訴記者。
越來越多的人把閑置衣物捐贈出去。唯一捐贈的方式就是郵寄,但問題很快就產生了:第一,中國太大了,物流費用又貴,而且很慢;第二,物品不適合農村;第三,很難找到一個固定的捐贈點。
人們在不斷購買全新的商品,很少人知道,一件衣服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會耗費大量能源。比如,一條牛仔褲在生產過程中耗費的二氧化碳可能需要3棵大樹來綜合,一件T恤衫在生產過程中可能需要耗費2800升水。
周賢和他的伙伴們發現,慈善商店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供應模式。其實就是鼓勵人們將閑置物品捐贈,在商店進行義賣,款項一部分用來支持公益項目,一部分用來支持商店日常運營。
此外,中國有8000多萬名殘障人士,殘障人士的就業和融入社會的問題越來越難。“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最簡單的動作是什么呢?買賣。”周賢說。
善淘網是在2010年上線的。人們把閑置物品捐贈出來,由殘障伙伴逐漸處理,然后通過在線義賣或者創意改造的方式,變成公益資金,主要用來支持殘障伙伴的就業和培訓,同時也幫助健全和殘障人士的社會融入。
善淘網的核心理念是:每一個人都有價值。在善淘網每一件捐贈物品都由殘障伙伴人工處理,上架義賣,公益資金的100%用于支持殘障伙伴的就業基地和職業培訓。
那么,整個流程是什么樣的?
首先是捐贈,要捐贈衣物,如果你在江浙滬地區,只需要在線預約,善淘網的合作物流公司就會去上門收取。收取以后,多少件已經在整理中,多少件已經上架了,多少件已經銷售了,都可以在線及時查詢。
“善淘網的物品大部分都是閑置物品,我們不愿意叫它‘二手’,因為我們有非常嚴苛的挑選標準,會員們捐贈過來的都是全新或基本全新的東西,它的價值是非常超值的。”周賢說。“比如一個名牌包原價是1萬多元,在善淘網就賣3000多元。”
“對于消費者來說,首先,我不是專門為愛心而購買的,這個東西我喜歡,它很超值,我購買完了以后我還有一個雙重的公益效應在里面。這讓購買不再成為負擔。”周賢表示。
并非所有捐贈物品都能上架義賣,因為物品有好有壞,如果物品質量還不錯,只是比較陳舊,善淘網會進行一個創意改造。此外,根據慈善商店的特點,善淘網將無法上架義賣的閑置衣飾,選擇合適的拼布和手工方法,培訓殘障工作伙伴做出有善淘網特色的產品,為殘障伙伴增加收入。
短短1年多時間內,善淘網為40多位殘障伙伴提供過培訓和就業的機會,共籌集資金90余萬元,為20多個公益項目提供幫助,優化了超過10類殘障伙伴適合的工作崗位。
事實上,在善淘網的線下,所有物品的清潔整理、商品拍攝、圖像制作、在線吸收、分發物流,大部分都是由殘障伙伴完成的。這一項目幫助殘障伙伴得到更加持續和有尊嚴的工作崗位,讓每一位殘障伙伴都有價值。
“我們的運營收入百分之百用于公益事業,一部分是用來支持慈善商店的可持續發展,支持它的日常運營,包括所有的人工、房租、稅、網絡服務器等各種各樣的費用。另外一部分用于支持殘障的項目,除了殘障伙伴培訓和就業外,我們還支持其他的殘障性項目,譬如說麻風病村老人的看護、四川震后傷殘兒童學習的費用等。”周賢說。
互聯網有一個非常大的特色就是透明,透明才能贏取人們的喜歡和信任,在善淘網,所有的數據,人們捐了多少件、賣了多少錢、資金去往哪里,全都可以看得到,善淘網每半年會發布一次透明報告,所有的數據精確到個位數。
“我想說的是,在互聯網社會,可能快樂的、創新的、年輕的更適合這個時代。”周賢說。
編輯:羅韋
關鍵詞:善淘 淘網 殘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