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樂觀社會
大學生辭職到青藏高原支教:女朋友崩潰 父母惱火
原標題:大學生辭職到青藏高原支教:女朋友崩潰 父母惱火
李康終于沒能忍住,再次回到了同仁縣。為了這個他曾經聽都沒聽過的地方,他辭去了在大連的體面工作。
聽到他的決定,當時在大學讀書的女朋友“瞬間崩潰”,她本以為他們將在大連共筑愛巢。遠在山西農村的父母大為惱火,在不事先通知李康的情況下火速趕到大連,“人生的路,緊要處就那么幾步,不能由著娃娃,一時糊涂做出傻事”。他們只知道,兒子大學畢業后曾在同仁支教一年,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同仁到底是個什么地方?
同仁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一個縣,那里有巍峨的群山、湛藍的天空、遼闊的草原、淳樸的笑臉。
李康第一次知道同仁是在2008年,他從大連海事大學畢業,本來可以直接保送研究生,他卻參加了團中央、教育部的中國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被派到同仁服務一年。讀大學期間,他曾是大連高校里第一個義工志愿者服務站的創始人。
他記得非常清楚,2008年中秋時節,他坐了30多個小時的火車,又轉乘幾個小時的大巴車,平生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
他當時沒有想到,自己會對這里產生一種叫鄉愁的感情,以至于讓這種微妙的感情左右了自己的人生選擇。
一年的支教服務期滿后,李康回到大連海事大學,開始了研究生學業。2011年,他碩士畢業后在大連港集裝箱總部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拿著高薪,干的是端茶送水、處理文案等簡單重復的日常工作,他感到索然無味。
坐在大連的辦公室里,他覺得同仁的一切又回來了。支教生活已經成為往事,但那些片段反而在腦海里浮現得清楚:藍天白云、大草原、公益活動,以及“孩子們渴望的眼神”……
“那時的每一堂課,每一個公益行動,都改變著周圍的孩子們,也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認可。”李康說,同仁需要自己,自己也需要同仁。
2012年夏天,他辭去了工作,任憑父母和女友怎樣勸說和哀求??诓蓬H佳的他成了說服方,成功使他們接受了自己的選擇。他說,自己在同仁支教、做公益,雖然微不足道,但改變著當地的孩子,很有價值。他還說:“做人怎么也是一輩子,就要做出點有意義的事,這樣才活得有意義。”
他只身回到了同仁。
同仁還記得他。在團青海省委和團同仁縣委的幫助指導下,他籌劃成立了同仁縣志愿者協會、同仁公益協會,并擔任法定代表人、會長。
在那一年的支教生涯中,他在同仁留下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公益的種子。他曾是同仁縣一所鄉村小學五年級2班的數學教師。
他懷念那段生活:想盡辦法教化頑皮的孩子,課余給孩子們做火鍋,帶他們去野營、爬山,節假日一起辦晚會……他和學生們整天黏在一塊兒。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青藏高原 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