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三重壓力下,科技“金剛鉆”瞄準實體“瓷器活”
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考驗之下,科技賦能實體,會帶來怎樣的新產業鏈?
助業務、防風險
科技為金融夯實安全線、創新力
隨著復工復產,近期國家和地方層面關于重振實體經濟的政策紛紛出臺,以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是助企紓困、促進實體經濟快速復蘇的中堅力量。其中,金融科技企業對金融機構的助力是否真如宣傳一般,發揮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近期,中電金信正在基于全棧分布式核心、云原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力,為某城商行、某省聯社加快打造自主安全的核心業務系統架構。
從基礎設施入手提級安全防范,金融機構出于哪些考慮?
“近期我們發現,銀行客群除了對遠程銀行、在線客服等一些支撐居家辦公場景的解決方案和產品較為關注之外,對能夠助力銀行風控手段升級的技術更為重視。這或許也意味著在疫情對銀行零售業務沖擊之下,銀行更加注重安全、敏捷的技術支撐,更有意愿快速推動此類業務轉型升級。”談及此,以科技助力金融為日常主要工作的中電金信華東區域銷售負責人這樣表示。
以遠程銀行為例,我們或能看出科技助力銀行服務的升級版。“從最初實現業務線上化、方便客戶使用銀行產品,到銀行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畫像分析等手段,根據銀行業務訴求調整業務策略,有效防控風險,再到增強銀行與客戶黏性、提高服務觸達,僅僅是遠程銀行解決方案,我們就已經做過多次技術迭代了。”上述負責人這樣表示。
助銀行服務跨境電商
大數據先跨出了一步
近年來,國家不斷推出系列政策,鼓勵、支持、促進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發展。說到跨境電商,就需要關注那些從事這一業務的諸多中小微企業,他們多半輕資產、融資難。如因資金鏈偏緊而導致訂單來了抓不住,該如何是好?
據我們了解,基于跨境電商企業經營數據豐富和應收賬款穩定等特點,很多銀行已著手開發貸款新品。其中,廣發銀行就聯合亞馬遜賣家貸款計劃合作伙伴豆沙包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推出了跨境電商專屬貸款產品“廣商貸”,為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銷售的出口電商賣家提供基于銷售數據的信用貸款。去年6月21日,“廣商貸”在該行寧波分行率先落地首單,為寧波地區亞馬遜跨境電商小微企業BST公司提供便捷融資。另據了解,除為中小微電商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外,“廣商貸”還可以借助第三方科技手段開展實時數據獲取和風險監控,提高銀行貸后管理效率及風險防控、預警能力,解決輕資產企業信用貸款貸后管理的難題。
人工智能助力物聯網
在制造業應用場景“爆棚”
在互聯網基礎上,物與物相連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可以形成一張更大的網——物聯網。眾多業界人士認為,物聯網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手段和載體。而據權威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IDC數據,中國物聯網支出規模在2020年已超1500億美元,并預計在2025年達到3069.8億美元,其中制造業在物聯網方面的花費占比較大。
“真金白銀投下去,目的是讓制造業變得更聰明、更安全。”在曠視科技相關負責人看來,以當前頗受追捧的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這一技術為例,其確定了由算法定義硬件,同時明確了生態開放是必由之路,而這些探索為的就是以科技力量優化改造傳統制造業產業鏈,最終實現共享科技賦能實體所做出的市場“新蛋糕”。
“AIoT在制造業場景中的應用,有幾個不錯的場景,比如供應鏈優化,使原材料采購、銷售更加具有可預測性,能夠優化供應鏈選品、庫存管理、調撥、補貨的決策;比如設備管理,提供強大的高效、可視化的批量管理設備管理功能,管理的設備范圍涉及傳感器、微控制器以及功能強大的路由設備組通信的網關等;再比如預測性維護,AIoT可以通過安裝在實體工業設備上的傳感器采集數據,然后通過仿真手段預測設備未來運行情況,從而采取預防性維護,降低宕機風險、縮短停機時間。”上述負責人這樣說。
要讓智慧城市更聰明
須得“感知體系”再升級
疫情大考督促城市治理進入新階段。而在智慧城市這片“藍海”中,新技術也擁有著更廣闊的天地。
“以揚塵治理為例,傳統的灑掃模式由于缺乏精準數據支撐,不僅無法第一時間調度處理,而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基于對此基礎性問題的認知,我們的揚塵治理系統在具備視覺智能分析能力的同時對接了揚塵物聯感知設備,能夠第一時間感知問題,同時通過‘全域感知、實時計算、聯勤聯動、即時處置’的治理閉環輔助相關部門指揮決策,第一時間處置問題,將揚塵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談及此,閃馬智能創始人兼CEO彭垚分享了他和團隊的嘗試結果。
從長效治理的角度來看,城市空間管理也需要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統,本質上可分為“運行監測”和“指揮決策”兩部分,就像人的“小腦”和“大腦”一樣,承擔著不同的功能。
彭垚認為,盡管當前城市數字化轉型已經進入全面推進期,但人們對城市的感知能力還存在很大上升空間。做好感知體系建設,是當下人工智能深度落地的新思路。
“為了真正理解不同場景下的城市事件,現階段我們結合人工智能視頻智能行為分析算法和時空大數據賦能城市攝像頭,努力讓遍布在角落里的‘城市之眼’更智慧、更具數據價值。我的一個感覺是,在交通出行、環境治理、建筑工地等領域,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已經使原有治理模式產生了顛覆性升級。未來,在智慧平臺的支撐下,許多基礎和重復性工作可被覆蓋,未來大量的人力將被釋放出來,從事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彭垚這樣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銀行 科技 實體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