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在共融互通中推進生態城市建設

2021年06月21日 16:27  |  作者:王東紅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王東紅

城市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在對未來城市的探索中,生態文明要素必不可少。但生態城市建設不是生態與城市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內外系統及其多種要素的縱深相融。

抓好自然生態、城市工作、人文關懷的融入

生態城市建設要順應自然規律、適應城市工作要求、滿足人民期待。生態城市建設首先要讓自然生態環境融入城市,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城市建設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內部的水系、綠地同城市外圍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態網絡。

生態城市中的“生態”,不只是純自然層面和生態學意義上的生態,更強調全局性、整體性、協同性、平衡性,這就要求生態文明要素浸潤到城市工作的全過程和各領域,特別是要貫穿于城市的功能定位、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環節。在生產生活空間布局、人口用地規模管控、產業類型結構調整等方面,也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使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

生態城市是環境與社會的復合體,其建設要融入讓群眾生活更舒適的理念,服務于人的綠色生活和身心健康。這就需要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特別是社區建設中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使工作、居住、休閑、交通、教育、醫療等有機銜接、便利快捷。

抓好歷史文化、現代科技、地域環境的融通

生態城市建設要有特色,在傳承文化、運用科技、借鑒經驗中樹立品牌。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生態城市建設必須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不僅要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而且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民俗特點、建筑風格等基因,將良好生態與城市精神關聯,成為展現城市形象的發力點。

生態城市建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從實際出發,在工程建造、清潔生產、能源利用、廢棄物處理、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強研發和廣泛運用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材料等。同時,與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結合起來,使生態城市的運營和服務更精細。

總之,生態城市建設既要避免缺乏特色風貌的“千城一面”,又要防止盲目仿造和復制。利用生態技術時,應在注重生態效益的基礎上,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

抓好主體參與、新老城鄉、顯隱評價的融合

生態城市建設涉及“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各領域,必須加強黨對生態城市建設的領導,還要善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實現生態城市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必須打破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依賴政府推進生態城市建設的局面,補齊市場機制不足、社會參與不夠的短板,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增強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生態城市建設應注重內部的工業區、商業區與居住區等生態功能區劃,將新城開發建設、示范輻射與老城保護修復、改造整治相結合。還應加強與外部區域的聯系,特別是要實現城市與鄉村在空間、功能、產業上的分工互補。

生態城市建設需注重多元長周期評價反饋,其成效體現在水、氣、土、聲、輻射和植被覆蓋、生物豐度等人居環境質量指標上,也體現在綠色的基礎設施、景觀設計、建筑園區等載體上,還體現在形成的政策、制度、技術、標準等方面。

生態城市建設應避免政府唱“獨角戲”,更要切實用生態良方破解“城市病”,久久為功,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形成在一定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城市建設經驗。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生態 城市建設 城市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宅男宅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 在线看黄a免费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