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科技展現“硬核”力量
——寫在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
4月15日是《國家安全法》公布實施以來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題是“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營造慶祝建黨100周年良好氛圍”。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學院院長范維澄,在去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期間,為千萬大學生在線講述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下的疫情防控。他深有感觸地說,貫徹執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才能統籌做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2020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
“當前,我國面臨的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加大,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交織,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以及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世界經濟陷入低迷。”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孫福全解釋說,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發展和安全這兩件大事都辦好,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科技怎樣支撐和保障國家安全?應對人類面臨的公共安全、糧食危機等挑戰,我們又如何提高運用科學技術維護、塑造國家安全的能力?科技日報記者請幾位權威專家釋疑解惑。
增強塑造國家安全態勢能力 自主創新是內核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首次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并列專章作出戰略部署,突出了國家安全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孫福全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科技保障國家安全,必須把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不斷增強科技支撐國家安全的體系化能力。
如何強化科技支撐國家安全的體系化能力?孫福全給出了建議:加強戰略科技力量,提升戰略科技創新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牢牢把握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為國家持久安全提供不竭動力;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夯實維護國家安全的科技能力基礎。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點要求,其中第九條明確指出,堅持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高運用科學技術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不斷增強塑造國家安全態勢的能力。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不斷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在孫福全看來,提高運用科學技術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關鍵是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綜合實力,做到科技自立自強。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仍存在基礎研究薄弱、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高層次人才缺乏等短板。唯有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為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孫福全指出,比如,加大科技投入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營造全社會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同時,要注意防范和化解科技自身的安全,如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技術對社會倫理產生的沖擊,做到防患于未然。
那么,科技又怎樣助力塑造國家安全態勢?孫福全說,依然要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徹底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此外,還要健全科技安全工作體系,建立科技安全管理責任機制,建立健全科技安全預警體系,加強科技安全法規制度建設,等等。
從被動應對到超前部署 公共安全取得長足進步
應對人類面臨的氣候變化、公共安全、糧食危機等共同挑戰,科技的表現同樣亮眼。
“相比于十八九年前,我國煤礦的百萬噸死亡率降低了98%。”范維澄以公共安全中的事故災難為例說,通過三個五年計劃的實施,我國健全完善法律法規,理順了管理體制機制,產出的科技成果支撐煤礦安全實現大幅好轉。
值得關注的是,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首次設立“公共安全”領域以來,我國公共安全科技得到長足發展,基本實現了支撐公共安全保障由被動應付型向主動保障型的戰略轉變的總體目標。
“如果說2003年的非典是被動迎戰,去年的新冠疫情則是中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動出擊。”范維澄感慨道,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復雜嚴峻的疫情面前,中國科技亮出了高分答卷。
做好國家的公共安全保障,此前強調的是技術、管理雙輪驅動。而今業界的共識是,公共安全的支撐要素,是科技、管理和文化三足鼎立。
“緊急救援白金十分鐘,黃金一小時,在重大自然災害非常困難的環境下,媒體報道的72小時其實很難存活。”范維澄強調,白金十分鐘,靠的就是災害發生地人的自救和互救,“政府下最大力氣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每個人都應該參與應急救援,而不是等著被動救援,提升民眾安全素質很重要。”
范維澄透露,未來15年來,我國公共安全的核心任務,要實現國家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包括提升風險評估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救援、綜合保障能力等。而這一切,依然需要科技提供的新動能。
捍衛糧食安全 要充分釋放科技潛能
俗話說無糧不穩,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來自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種植面積占到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麥、大豆等作物為100%自主品種,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錄祥介紹,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庫存處于歷史最高水平,達到1.5—2億噸,口糧供給絕對安全。
“目前我國糧食安全的最大挑戰是結構不平衡,肉蛋奶生產需要的飼料糧——玉米、大豆2020年進口量分別超過1100萬噸和1億噸,而我國玉米、大豆的單產與發達國家相比只有其60%。”劉錄祥說,中央反復強調提出要穩住面積、提高單產,確保扛穩糧食安全的責任。“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提升飼料糧產能,是涉及糧食總體安全和農業產業安全的戰略問題。”
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我國小麥種植面積減少了1200多萬畝,總產量卻從1.33億噸增至1.34億噸。與之相關的另一個數據是,當前,全國小麥的平均畝產為382.8公斤,最高畝產是856.9公斤。
劉錄祥認為,平均產量和最高產量相差近半的原因,是增產的技術、品種、水肥管理等并未完全落實到田間地頭。在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下,小麥總產量不減反增,歷史經驗證明,品種科技在提高單產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
“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當務之急要讓先進的科技落實到位,逐步縮小品種的平均產與最高產的差距,從而整體拉升全國平均水平,在相同的面積上不斷提高總產量。”劉錄祥說,中長期而言,則要強化種業基礎研究,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開發優良品種,進而打好種業翻身仗。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科技 國家安全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