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筑牢脫貧基礎 攢足振興后勁

——甘肅構建扶貧產業體系成效綜述

2021年02月09日 16:17  |  作者:吳曉燕 魯明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我們合作社要永遠跟農戶緊緊地綁在一起,有了他們,我們產業的基礎才是牢靠的……”面對攝像機鏡頭,說起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情況,西和縣廣鴻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馬成底氣十足:2020年6月,在他領辦的廣鴻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全國各地的藥材訂單紛至沓來……

日前,記述甘肅省西和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紀錄片《決戰西和》,以影像的方式定格了這一幕:合作社一頭連著貧困地區的半夏種植戶,一頭連著全國中藥材大市場,帶動了農戶增收,自身也得到了發展,還壯大了區域特色產業。

這是甘肅脫貧攻堅戰進入決戰階段的一個剪影,如果單拿出來看,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但是,只有熟悉甘肅產業扶貧背景的人才能讀懂其中的深意:僅僅在3年前,甘肅貧困地區的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弱、小、散”特征明顯,“沒錢干”“不會干”“悶頭干”“怕風險”問題比較普遍,依靠產業脫貧的難度大。

彼時,脫貧攻堅決戰收官時刻越來越近,怎么辦?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甘肅決心從大力構建生產組織、投入保障、產銷對接、風險防范“四個體系”入手,拉開架勢構建扶貧產業體系,帶動群眾進入產業扶貧大鏈條,實現增收脫貧。

“六年任務三年干,三步并作兩步跑!”為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一屆甘肅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六大產業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產業扶貧配套政策。經過3年的勠力奮斗,甘肅產業扶貧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短時間內實現了從零散狀、碎片化到成鏈條、集聚化的巨大變化,構建起了具有區域競爭優勢的扶貧產業體系,夯實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基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8539元,年均增長22.2%,為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更為今后鄉村產業振興攢足了后勁。

  

緊盯主攻方向抓投入,讓貧困戶嵌入扶貧產業大鏈條


2018年初,甘肅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實施了“一戶一策”精準到戶脫貧計劃,組織幫扶干部與貧困群眾面對面溝通,下足“繡花”功夫,為每戶貧困戶量身定制了幫扶措施和脫貧計劃。

為提升扶貧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帶動貧困群眾參與到產業扶貧大鏈條中,甘肅堅持把規范提升合作社作為有效組織農戶集約化生產和對接市場的重要抓手,把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作為提升產業效益和帶貧益貧能力的核心動力,不斷健全生產組織體系。

“我們緊盯‘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主導產業這個主攻方向,按照‘五掛鉤’要求,認真落實到戶產業扶持政策,原則上一半用于貧困戶自主經營,一半入股到合作社、龍頭企業?!备拭C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說,3年多時間里,甘肅“砸鍋賣鐵”投入產業到戶種養扶持資金155.6億元,全力扶持貧困群眾發展“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極大提高了貧困地區群眾發展種養產業的積極性,扶持100多萬貧困戶如期實現了脫貧目標。

  

著眼產業收益抓營銷,“甘味”引領小農戶對接大市場收獲真金白銀


去年,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甘肅各地不斷規范和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進一步強化了扶貧產業利益聯結機制。

在宕昌縣,當地全面規范合作社9個運營環節管理,將336個村辦合作社組成25個鄉鎮聯合社,再將25個鄉鎮聯合社組成縣聯合社,全縣扶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聯結機制不斷完善。

“我們帶動合作社及其成員按訂單種植、生產中藥材,市場要什么,就種什么,徹底改變了以往合作社及農戶的藥材種出來找不到市場的局面,同時企業也有了穩定的貨源基地?!备拭C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建軍說,宕昌有40萬畝的中藥材基地,生態天然無污染,品質優勢突出。公司進駐宕昌后,在當地打造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模式,帶動了50個合作社發展中藥材產業,合作社成員中有六成是貧困戶。此外,公司還為周邊群眾提供了200個穩定崗位,農戶可就近就業增收。

近年來,甘肅圍繞解決農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悶頭干”的問題,不斷完善產銷對接體系,在全國率先組建省級扶貧產業產銷協會及馬鈴薯等9個分會,聯合農業農村部連續舉辦了3屆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安排6.3億元資金新建果蔬保鮮庫2075座、移動保鮮庫222輛,新增儲藏能力近100萬噸,有效提高了特色農產品儲藏保鮮能力,緩解了收獲季節農產品集中上市帶來的滯銷壓價現象。

  

聚焦風險防范抓保障,讓貧困群眾發展產業沒有“后顧之憂”


甘肅是一個旱災、凍災等自然災害多發的省份,如何破解因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造成的農業減產和農民減收,一直是該省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要難題。

李旺澤說,近年來,甘肅全面開展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工作,著力構建風險防范體系。同時,積極創新承保理賠方式,拓展農業保險功能和作用,探索“保險+期貨”的模式,開發出了規避市場價格波動的新型保險,為產業發展兜起“安全網”,確保農民群眾發展產業“不白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秦安縣是甘肅的林果產業大縣。為抵御市場價格波動風險,2017年,秦安縣與太平洋產險甘肅分公司、華信期貨合作試點甘肅省首單“保險+期貨”項目。其后,秦安縣先后與兩家保險公司、26家期貨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政府、期貨、保險三方合作的良性機制。太平洋產險甘肅分公司農險部總經理王劍峰介紹,蘋果“保險+期貨”即果農以購買保險的方式,為自家果園里的蘋果投保,當蘋果市場價格低于保險合同中約定的目標價格時,農戶就可以獲得差額補償;保險公司通過購買期貨公司產品轉移賠付風險,實現“再保險”。

2017年,秦安縣葉堡鎮李坪村貧困戶李永平第一次聽說“保險+期貨”項目,沒想到次年就受惠于這一項目?!白鳛楣r,我們生怕有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只要天氣預報到不好的情況,我擔心得都睡不著覺。”李永平說,“現在好了,有了蘋果‘保險+期貨’,我可以放心睡個安穩覺了。2018年家里兩畝蘋果拿到了2716.1元理賠款,2019年又領了2284.1元?!?/p>

秦安縣相關負責人說,秦安縣蘋果栽植面積達65萬畝,蘋果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通過兩年的努力,秦安“保險+期貨”總保額達到7.7億元,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記者了解到,甘肅將農業保險補貼品種從2018年的69個擴大到了如今的96個,基本實現對所有貧困戶、所有種養產業、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全覆蓋,過去3年累計簽單保費近50億元,賠付約30億元,受益農戶達305.6萬戶次。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產業 脫貧 甘肅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无 |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 | 现在在线免费观看AV | 在线中出中文字幕 | 亚洲愉拍国产自91 |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