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2020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報告發布 社區生活廢棄物管理整體向好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28日電(記者 王菡娟)1月27日,萬科公益基金會與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線發布《2020年城市社區居民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與意識行為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總體上2020年居民生活廢棄物管理的意識、分類行為與正確率以及廢棄物管理信心都比2019年有所提升,廢棄物管理整體向好發展。
據介紹,萬科公益基金會與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進行“城市社區居民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研究”已連續三年,總體已涵蓋24個城市,近300個小區,近10000樣本,其中,2020年的研究覆蓋了全國15座城市。
報告顯示,從廢棄物減量角度來看,目前居民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替代型減量較難以實現,人群中約有41.4%能做到替代型減量,能做到全面減量的“全能型”在人群中占到30.1%,做不到減量的“全不能型”在人群中均僅占到0.3%,五成多人能做到“網開一面”減量。
從廢棄物再利用角度看:六成以上居民都能夠使用再生材料制品,捐贈舊衣物,交換、買賣二手物品,改造、再利用廢舊品。今后還需居民、生產商家等主體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完整的資源再利用產業鏈條。
從廢棄物分類角度看:首先居民生活垃圾分類主體意識較強,85.5%的人認同垃圾減量、分類、再利用是居民的責任和義務。其次,從2018年、2019年到今年,參與研究的各個城市居民分類習慣有所改變,垃圾分類正確率逐年提升,廢棄物分類管理逐漸向好發展,這些成果與城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政策密不可分??傮w上所有受訪居民對20類垃圾分類的平均分類行為正確率為52.3%,也相較去年、前年提升明顯。
發布會上,萬科公益基金會還分享了三年來支持信心指數研究的收獲,與會行業專家對報告的點評與分享更是帶來多方視角的解讀。
專家們表示,目前國內城市社區生活廢棄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與待改進的環節,仍待多方參與,向更精細、更高階、更多元的方向邁進。
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表示:基金會與零點有數連續三年發布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是希望通過具有科學性、專業度的調查研究,梳理每一年各行各業所采取的垃圾減量措施,垃圾分類的推進效果,尤為關注從公眾角度收集分析大眾對于垃圾分類進展是不是更有信心,痛點又在哪些等等,提升行業伙伴及社會公眾對生活廢棄物管理的認識和理解。
萬科公益基金會以“面向未來,敢為人先”為理念,關注對未來影響深遠的議題。基金會2018-2022年戰略規劃聚焦目標為“可持續社區”,通過著力打造旗艦項目——社區廢棄物管理,由此深度探索可持續社區的建設和創新。萬科公益基金會緊密圍繞場景切入(城市社區、學校和辦公)和平臺引領(議題、賦能和智庫)兩個門類,綜合“研究-試點-賦能-倡導”四種工作手法推進工作,著力于推動一個“零廢棄的中國”。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廢棄物 管理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