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四川十年間污染源有哪些變化?
廢氣重點行業企業呈減少趨勢,污染治理設施數量增長了十三點七倍
“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各類污染源數量是137710個(移動源不計入),其中與2007年的‘一污普’相比,廢氣重點行業企業呈減少趨勢,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數量增長了13.7倍,年均增長率為30.01%。”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全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情況。
顆粒物排放量降低20.2%
記者從現場獲悉,從2007年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到2017年,10年里四川蓬勃發展,工業經濟和社會人口結構,包括污染源的類型、分布、規模和性質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總體來看,四川省各類污染源數量是137710個(不包括移動源)。其中,工業源70803個,畜禽規模養殖場14911個,生活源48272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3512個。全省機動車保有量1492.37萬輛,工程機械保有量18.5萬臺,農業機械柴油總動力2825.73萬千瓦,鐵路內燃機車燃油消耗量1.79萬噸,民航起降架次33.71萬次。
全省廢水排放量32.74億噸,其中,工業廢水4.66億噸,占廢水排放量的14.2%,與2007年相比下降了44.1%。全省化學需氧量排放116.36萬噸,降低3.81%;氨氮排放5.91萬噸,降低40.42%;總磷排放1.58萬噸。此外,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長了83.7%。“主要原因是四川省過去10年城鎮常住人口大幅增加了45.8%。”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岳東介紹說。
全省二氧化硫排放26.37萬噸,與2007年相比降低了65.1%;氮氧化物排放64.71萬噸,顆粒污染物排放65.20萬噸,顆粒污染物排放量與2007年相比降低了20.2%。據李岳東介紹,大氣污染物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四川近年來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強化了污染治理,“如脫硫設施由‘一污普’的471臺增長到3718臺,除塵設施由5312臺增長到43778臺。”
污染治理設施數量增長13.7倍
時隔10年,四川的污染源狀態呈現出新的特點。
行業分布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家具制造業和金屬制造業等6個行業占全省工業污染源總數的49.37%。與2007年的“一污普”相比,廢水排放重點行業企業呈增加趨勢,黑色金屬冶煉企業數量減少46.10%,造紙、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和石油加工煉焦等工業數量均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全省廢氣重點行業企業呈減少趨勢,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數量與2007年“一污普”相比大幅增長,達13.7倍,年均增長率為30.01%。與2007年“一污普”相比,全省鋼鐵企業減少46.10%,水泥企業減少61.21%,火力發電企業減少37.93%。
“‘十三五’以來,四川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通過結構調整,深入推進鋼鐵、水泥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部分產能和企業退出了市場,很多大氣污染的企業都呈加速退出的態勢。同時,‘二污普’增加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和簡易垃圾處理廠的普查,也說明四川省推進城鎮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李岳東分析。
嚴把質量關,確保數據高質量、低差錯
普查數據的質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也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關鍵所在。而四川省在國家污普辦組織的對各省的核查中是差錯率較低的,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四川是如何確保每一個數據全面、真實、準確的?
“為嚴把質量關,四川省、市、縣三級政府和全省所有的普查對象,都建立了嚴密的工作機制,落實了工作細則和管理技術規范,對數據的產生、記錄、匯總、審核等均嚴格把關。”李岳東說。
實踐中,四川省堅持普查工作質量的全過程管理,做到“誰填報、誰負責”“誰審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普查全過程可追溯,還委托了第三方機構對全省21個市(州)入戶調查的質量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監督和檢查評估。
同時,為全面提升數據質量,四川省還組織開展了普查對象自查、普查員現場普查、普查指導員現場復核,縣市區全面審核、市上集中審核、省上抽查復核,最后由生態環境部最終會審。
全方位利用,將普查成果效益最大化
普查的最終目的在于結果運用,這次污染源普查產生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據了解,四川省將以這次污普數據為基準,對近年的有關污染物排放數據做一些更新調整,加強總量減排、污染防治、環境管理等方面的科學研究,為污染防治攻堅、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
“具體來說,一方面,要加快構建‘5+1’產業體系,加快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發展,進一步依法依規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按期完成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李岳東說。
另一方面,要切實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補短板強弱項,做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積極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立法,加快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加快推行城鎮污水和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專業化運維,推進設施運行監管平臺建設。
此外,四川省將以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為著力點,積極打造種養結合示范區,建設高質量、高標準的現代農業園區,確保今年年底,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全面提高四川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
編輯:秦云
關鍵詞:四川 十年 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