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靖遠縣:精準發力 全力攻堅摘窮帽

2020年11月03日 15:29 | 來源:甘肅日報
分享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東 葉海 施秀萍 陳泳

靖遠縣地處隴中黃土高原,屬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縣干旱半干旱山區占到縣域面積的二分之一,自然條件嚴酷,是全省23個省定深度貧困縣之一。

2013年底,全縣核定建檔立卡貧困村88個、貧困人口2.9萬戶12.86萬人,貧困發生率29.05%。2015年8月,省委省政府將定西市岷縣、漳縣兩個地震災區的1690戶7713人易地安置在北灣鎮,成立了富坪和新坪村,全縣新增貧困村2個、貧困人口1588戶7375人。如何讓全縣貧困人口整體脫貧,是擺在靖遠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靖遠縣緊扣解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以提升質量、穩定脫貧為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立足縣情實際,調動各級各方力量,形成了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攻堅拔寨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到2019年底,靖遠縣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全縣退出貧困村87個,貧困村退出比例96.7%,減貧3.06萬戶13.08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02%,當年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易地扶貧搬遷

帶來新希望

若笠鄉位于靖遠縣西南部,境內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是全縣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鄉鎮。2015年,若笠鄉被列入“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鄉鎮,分三個安置點安置群眾1448戶4995人,成為白銀市唯一通過整鄉搬遷實現脫貧的鄉鎮。

在碾灣坪安置點,記者見到了去年6月搬進寬敞明亮樓房里的若笠鄉雙合村村民王致中。“過去的家在山溝里的一個土臺臺上,住的是先人留下的土坯房,村里常年干旱少雨,還沒有學校。家里沒什么收入,全家很早就出去到外地打工了。”今年70歲的王致中感嘆道。

“還是搬過來好,有學校、幼兒園,孫子上學的問題再不讓我們操心了。今年8月1日新校址落成后,我們安置點的家長們都自發去打掃衛生,大家都為孩子們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感到高興。”談起搬遷后的變化,王致中想說的話還有很多很多。

和王致中一樣,每戶只交了1萬元的房款就住進了新房,讓安置點的貧困群眾“喜不自禁”,大家紛紛說,“沒想到這輩子能從山溝里搬出來,還能住上樓房,過上城里人的生活。”

近年來,針對“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靖遠縣主動擔當,扛起白銀市近一半易地搬遷任務,“十三五”期間一攬子統籌安排1.84萬貧困人口易地搬遷安置及后續產業脫貧。全縣統籌整合各類資金18億元,整村、整鄉推進搬遷,采取了住房建設、基礎配套、公共服務等一系列具體舉措,在遷入地創造新的就業條件,在遷出區實施土地流轉、生態恢復等多元增收辦法。通過易地搬遷,占全縣近三分之一的貧困群眾,實現了“樓上居住、樓下勞作,社區居住、園區就業”的脫貧夢。

為進一步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效,靖遠對全縣58個安置點貧困搬遷群眾入住、產業、就業等方面認真核查,建立動態跟蹤管理臺賬,優化幫扶措施,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為持續加大后續產業扶持力度,55個鄉鎮內安置點通過到戶資金扶持、入股配股參與分紅等方式鞏固拓展提升原有產業,每戶至少有1項主導產業,跨鄉鎮集中安置區實現了產業全覆蓋。

壯大產業

筑牢脫貧基礎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缺乏產業帶動支撐,脫貧無從談起,增收難以持續。靖遠縣在產業扶貧方面,持續完善特色產業、投入保障、生產組織、產銷對接、風險防范五大體系,整合涉農資金6865.05萬元,推進實施以設施蔬菜、肉羊養殖小區為重點的易地搬遷安置區后續產業培育項目,以農產品深加工、養殖小區建設、設施蔬菜發展等為重點的村集體經濟產業增收項目示范帶動貧困戶發展枸杞、文冠果、肉羊等特色產業。

在北灣鎮新坪村與富坪村,為幫助2013年定西市岷縣漳縣地震災后重建易地安置移民群眾盡快實現“搬得來、穩得住、能致富”的生活目標,當地政府確定了以日光溫棚為主的“1+N”產業發展之路,將日光溫室這一當地傳統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截至目前,全村已累計建成日光溫室1042座,日光溫室覆蓋率達到95.4%。

富坪村村民田想存去年才開始種植大棚,今年獲得了鎮里頒發的“日光溫室種植能手”的獎牌。“我去年10月開始種植黃瓜,建了一座日光溫棚,又租了3個大棚,從今年1月到現在,陸續收入了近10萬元。”田想存介紹說,第一次種黃瓜就敢種4座大棚,主要還是村里其他種植戶的示范帶動,給了他非常大的信心。

“不像過去在老家的傳統大田種植,我們村現在幾乎家家都種溫室黃瓜,由縣里派來的技術人員作指導。今后,要好好經營大棚,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田想存笑著說。

與其他種植戶不同,以前在蘭州開過飯館的新坪村村民徐小菁,種了一畝大棚黃瓜的同時,還在村里開了一家名為“家味園”的農家樂。“我家是2015年搬遷來的,在鎮村兩級干部的幫助下,開了這家農家樂,生意不錯,每年的利潤在5萬元以上。”徐小菁開心地說道。

依靠脫貧政策和扶持,徐小菁和受災的鄉親們在靖遠有了家、扎下了根,實現了脫貧增收。下一步,他打算把遠在岷縣的父母接過來一起生活,“有了致富產業,這里就是我們真正的家,我計劃再買一間鋪面開餐廳,讓全家人都過上好生活。”

近幾年,靖遠縣一方面加快構建產業體系,按照“六大產業”為主導和“五小產業”為補充的思路,優化調整90個貧困村主導產業,形成了“南部片區抓瓜菜、北部片區抓果畜”的發展格局,在沿黃灌區19個貧困村重點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產業,在北部山區9個貧困村重點發展肉羊養殖產業,在高揚程灌區36個貧困村重點發展枸杞產業,在干旱山區26個貧困村發展硒砂瓜、大棗、中藥材、馬鈴薯等產業,構建起了優勢特色產業體系,建成了一批種養基地,現代農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另一方面,強力推進達標覆蓋,扎實開展“兩園兩率兩節點”產業脫貧行動,制定出臺特色產業發展資金補助管理辦法,累計投入產業扶持資金3.48億元,建成脫貧產業園96個、特色產業園95個,確保貧困戶“一戶一座棚”或“一人五只基礎母羊”或“一人一畝枸杞子”及其他特色產業,產業達標率及覆蓋率均達到100%。

當地還堅持“外引、內育、自建”,在做大做強經營主體上下功夫。引進組建涉農龍頭企業124家,建成并規范運營農民專業合作社1284個。同時,堅持“多條腿走路”,實踐創新扶貧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條光伏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的新路子,建成電商產業園1處、鄉級電商服務站18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148個,帶動發展電商企業252家、個體網店685家,線上年交易額達1.87億元;建成旅游專業村11個,發展“農家樂”133家,帶動就業1800多人。

固強補弱

補齊民生短板

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的基礎。靖遠縣聚焦抓細抓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安全飲水等沖刺清零任務,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全縣緊盯貧困村“水、電、路”等基礎短板,在安全飲水方面,立足縣情實際,總結實踐自來水、集中取水、泉水截引、水窖、小電井等飲水模式,采取新建、改造、配套等方式,先后投入3.6億元,完成69項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成集中供水房226座,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和行政村供水覆蓋率均達到100%。

實施了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投資9016.29萬元對90個貧困村通電設施進行安裝改造,9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及所屬的各自然村動力電全部覆蓋,全面完成縣脫貧攻堅配電網工程。積極實施通暢工程、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等各類農村公路硬化項目,全面實現建制村通硬化路全覆蓋。

為讓群眾住上安全房,靖遠縣堅持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底線,采取維修加固、差異化補助等方式,加快推進貧困戶危房改造。至2018年,全縣完成農村貧困家庭危房改造9872戶。2019年,又全面完成了353戶存量危房、18戶新排查危房、34戶沖刺清零危房改造任務,發放補助資金968.2萬元,實現了農村CD級危房清零的目標。

鄉村振興

鋪就小康底色

脫貧攻堅是老百姓脫貧奔小康的“一號工程”,特色優勢產業是脫貧的重要支撐,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邁向小康生活的基礎。

金秋十月,東灣鎮瓜園村前的稻子成熟了,田野間一片金燦燦的金黃色。走進稻香村,小橋流水,古樹參差,花墻青瓦掩映在姹紫嫣紅中,美不勝收。

今年以來,瓜園村搶抓美麗鄉村建設機遇,以“稻香村·瓜園”為主題,以實現“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為目標,建設集“休閑垂釣、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特色民宿”等為一體的美麗鄉村,讓這個位于黃河岸邊的小村莊換上了“新裝”,提升了“氣質”。

環境打造美了,各類設施齊全了,瓜園村的特色產業也迎來了進一步提質增效的契機。村里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引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機水稻、大棚蔬菜、水產養殖已成為全村三大主導產業,農業產業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80%以上。同時,深入挖掘資源打造景區,發展鄉村旅游,預計新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00萬元。

家門口的游客多了,村民霍正榮便在巷道里支起了攤子:油餅子、甜醅子、水果飲料,成了他的增收門路。“村子美了、游人多了,我做個小本生意也能在家門口掙上錢了。”他笑著說。

在瓜園村不遠處,位于三合村的白銀東灣高效農業示范園里風景正好,這是當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結出的碩果,示范園對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設施蔬菜提質增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起到了“催化劑”作用。

示范園可提供固定、臨時就業崗位約200個,務工人員可實現穩定的收入。在這里務工的村民王科斌說:“在這里打工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以后這個地方發展好了,可以分紅,我們也入股了。”

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靖遠縣還大力發展“農業+互聯網”“農業+旅游”和創意農業等新型業態,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鼓勵對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漁業生產等進行物聯網改造,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改進監測統計等手段,健全農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農業綜合效益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精準發力 全力攻堅摘窮帽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视频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 | 中文亚洲日韩A∨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