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周其森:防疫須筑牢三條心理防線

2020年02月21日 14:34 | 作者:周其森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作者: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周其森

疫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往往會給人們帶來某種焦慮心態。最近不時出現的各種不靠譜“小道消息”,就是這種焦慮心態的表現。破除這種不利于疫情防控的焦慮心態,需要做一些心理疏導工作,筑牢人們對疫情的心理防線。

筑牢“躲得起”的心理防線。這是一種平和的心理反應,也是淡定從容心態的表現。一是在疫情較重地區,要沉著應對,不可驚慌失措。目前,各地聯防聯控機制已經形成,全國都在積極馳援武漢、馳援湖北,疫情形式出現積極變化。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二是對大多數地區而言,主要任務是積極防御。只要思想重視,措施到位,病毒就沒有可乘之機。所以,此時減少外出,靜心等待,就有利于早日迎接勝利。

筑牢“防得起”心理防線。由于疫情還在持續,人們總有一些外出的需要,絕對的隔離是做不到的。在這種情況下,不能一味采取“躲”的方式,需要做好“積極防御”。人們不僅要主動配合專家和政府號召,做到出門戴口罩,回家常洗手,居家常通風,還要把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做到位——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不能形式主義地走過場、耍花腔。同時,要有針對性做好重點人群的心理疏導工作。其中,重點是老年人、社會特殊群體、農村等群體和地區,緩解重點人群社會心理焦慮,保證社會的整體性穩定和健康。

建立“扛得起”社會心理。除了放平心態、樹立信心之外,還要堅定決心。除了能“躲”善“防”,還要敢“扛”。尤其在疫情集中暴發地,能不能“扛得起”至關重要。這些地區面臨的形勢更嚴峻,決定了他們需要更過硬的心理素質。這種過硬的心理素質主要包括三重含義。

一是患者在心理上要“扛得住”。對于不幸被感染者而言,其精神狀態如何,對于病情治療和康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人發現,有些大病患者的精神力量遠遠大于藥物治療作用。因此,對于新型冠狀肺炎感染者來說,堅強的意志力,往往是戰勝病魔的有力武器。

二是廣大醫護人員在心理上要“扛得起”。醫護工作者的心理狀態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場“戰爭”的勝負。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務工作者中間出現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與病毒作斗爭的信心。這正是我國醫務工作者“扛得起”心理素質的表現。

三是民眾在心理上要“扛得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基因。過去,靠著這個基因,我們闖過了一個個激流險灘,戰勝了一次次驚濤駭浪,不斷地從勝利走向勝利。今天,仍然依靠這個基因,全國上下出現了勠力同心、同舟共濟的感人局面,在神州大地上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心理防線。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心理 防線 疫情 筑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熟女91 |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 一级AV在线免费播放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