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幾點判斷
——訪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
提及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入腦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5月24日在上海汽車集團考察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致賀信時強調,中國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發展,為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看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圍繞“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帶著五個方面13個問題進行了跟蹤式調研。每到一處,房愛卿都建議地方上交流的同志直奔主題、有一說一。
“從吉林省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來看,吉林不僅集中了一批高水平的汽車產業科研機構,具有較雄厚的技術基礎和研究開發能力,有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等從事新能源汽車領域研究的專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還有從事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部件生產與研發單位21家,活蓋了整車生產、三大電(電池、電機、電控)、三小電(電動空調、電動助力轉向、電動助力制動)及電泡關鍵材料等各個領域,且具備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特別是充電站企業在市場化運作下,蓬勃發展,都是值得點贊的。”在吉林省調研時,房愛卿看得仔細,分析得透徹,評價到位:“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黨中央的前瞻性部署和地方上同志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他也發現,吉林省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中也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與問題。如,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偏小,與汽車產量占全國10.9%的比重相比,嚴重不匹配;研發能力不足,科研經費在全省科技經費中占比較低,遠低于廣東、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從技術研發看,在電池研發、節能、回收等核心技術方面,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在芯片、薄膜電容等關鍵器件與材料方面,還存在重大的瓶頸。
一路走來,以點及面,房愛卿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和遇到的問題,有著深入的思考和建議。
“全國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穩步推進,國內形成了從原材料供應到整車制造的一整套產業鏈,并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房愛卿看來,成績來之不易。“7月達成的《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博鰲共識》提出,力爭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達到50%,全球汽車產業基本實現電動化轉型。可見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汽車能源動力、生產運行、消費使用將發生全面變革。”
問題導向之下,房愛卿認為,當前,地方在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對好的政策要及時總結經驗,加大推廣力度,對執行中發現的與政策初衷存有差異的問題,也要及時調整應對。
為此,他提出幾個判斷:
一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了補貼退坡期、問題顯現期、外資進入期、汽車下滑期。面對四期疊加,如何加快創新發展,這是企業和政府應該思考的問題。解題之道是推動融合發展,持續支持創新。
二是打造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方面。聚焦新能源汽車的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聚焦科技界產業界,推動加快創新,創新環境和創新政策完善與形成,鼓勵創新平臺的發展,鼓勵企業自主研發與創新。
三是深化開放合作,培育國際領軍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對外開放步伐,推動產業合作向聯合研發、品牌培育拓展。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高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引導和支持優勢企業進行海外布局。
四是提升使用經濟性。在全國范圍內對新能源汽車減免征收過路費,推廣成都、深圳等地做法,對新能源汽車減免征收停車費;對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一律免收停車費。
五是氫能燃料電池技術是全球公認的新能源領域革命性技術,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又是重中之重。要充分認識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的復雜性,借鑒全球通行做法,開放創新,盡快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氫能燃料電池產業鏈。
六是優化市場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的對策,形成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推廣應用與資源環境、社會運行的良性循環。同時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做好補貼退坡后的接續政策,完善基礎設施,走出一條高質量、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路。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汽車 新能源 產業 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