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李景虹: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

2020年01月08日 11:23 | 來源:團結報
分享到: 

2019年,李景虹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九三學社社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化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分析中心主任,分析化學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基金委創新團隊負責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1991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化學物理和高分子物理雙學士學位,1996年獲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任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科技委員會主任,九三學社清華大學委員會主委。

清華校園西側,有一棟爬滿爬山虎的磚紅色建筑——何添樓。對李景虹來說,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每天,他沿一條玉蘭幽香的路,走進自己的實驗室。

為學嚴謹的他,科研成果豐碩。近年來,李景虹致力于電分析化學、生物電化學、石墨烯分析化學、單細胞分析化學及納米電化學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發表SCI論文300余篇,被引用量達45000次以上,2015-2019年連續入選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擔任清華大學分析中心主任以來,他帶領學科點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近5年來,分析中心發表SCI收錄論文400余篇,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創新平臺。

李景虹常說,要“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多年來,他為國是建言,為民生呼吁,不尚空談、不務虛名、不求回報,履行著一名知識分子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以科研的態度參政議政

李景虹戴一副細邊眼鏡,看上去不茍言笑,嚴肅又嚴謹。務實、專注,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

同事邢志記得第一次見李景虹,是2004年在清華大學理科樓的實驗室。“李老師剛到清華,桌子上摞著厚厚一疊資料,每天專注埋頭在學術之中。”那時,李景虹剛離開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來到清華大學化學系。

除了吃飯睡覺,李景虹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實驗室,很多事親力親為。晚上路過何添樓,邢志經常發現“李老師辦公室燈火通明”。

做科研,他嚴謹求實。對待其他事也是如此。把科研態度帶到參政議政中,李景虹對“求真求實”有一種特別的講究。

什么樣的提案算好提案?李景虹喜歡“用數字說話”。他認為一個好提案,要選好題、有見地、有辦法。既要講真話、講實話,也要直截了當、接地氣。

李景虹是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科技委主任,副主任彭海琳與他多次“搭檔”,完成“研發代工”和“軍民融合要少說多做”等提案。“我們會成立工作小組,進行大量實地走訪和調查研究。”彭海琳說,“撰寫提案期間,李景虹教授組織大家多次研討,并就提案逐字逐句反復斟酌。”

每一件提案,他都拿出鉆研精神認真對待,從構思、查閱資料、調研到落筆,往往幾易其稿。

《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科學開發與合理利用》,這是一份向全國政協提交的提案。“中國地下水儲量總量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09位。”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中有哪些主要問題?為什么要保障地下水資源?李景虹一一列舉,并針對性地給出6點建議。

這份提案,他先后修改了三個版本。字數分別是3697字,2550字,553字。為什么有三個版本?“我一般都先有一個非常詳細的研究報告,再進行簡化。”如何表述清晰、凝練精準?每一句話,他都不厭其煩,一遍遍推敲打磨。

連報告的“附件”,他都精益求精。2016年,李景虹提議“建立化學品的科學分類及完善相關立法”,相關部委答復提案時前來交流。李景虹提前查閱中英文文獻,將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等地相關法律和制度做了完善梳理,寫成《發達國家化學品環境管理立法及管理概況》,長達10頁。交流后,部委工作人員忍不住感慨:“李教授的很多提法真是提到了我們心里,這正是我們想干的!”

十幾年來,李景虹每年至少拿出3個提案,參政議政成果可以用“豐碩”形容。每一份提案和回復,他都細心收集起來,已有厚厚的一摞。“要說容易也容易,用心就行,”李景虹頓了頓,補充道,“只要有心,做什么都容易。”

身在象牙塔,心懷家國事

2019年9月12日,身穿實驗室白色工作服的李景虹,出現在全國政協機關會議室的大顯示屏上。屏幕的另一邊,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全國政協和相關國家部委的負責同志。這是全國政協“加大白色污染防治力度”遠程協商會的一幕。

“什么是‘微塑料’?就是直徑小于5毫米塑料碎片。”李景虹現場進行科普,這是嚴重危害地球環境的“隱形殺手”,李景虹憂慮地說,“我國每年產生廢棄塑料量約500萬噸,隨著時間推移,如此規模的廢棄塑料經自然老化、風化后勢必成為微塑料污染進入各類環境介質中。”

在簡短務實的發言中,李景虹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發展塑料循環經濟、修復微塑料污染場地、加強科普宣傳等4點建議。

李景虹的提案內容“包羅萬象”,除了自身的化學專業,他還關注科技、文化、教育、生態。

在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他提倡“用‘研發代工’打造產學研相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改進基礎學科人才選拔和培養”;在化學品管理上,他呼吁“建立化學品科學分類體系”“加快制定化學品環境管理法”;在教育方面,他指出要“促進學前融合教育,實現全納教育發展”“控制超級中學規模,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在東北振興戰略上,他認為人才流失是關鍵問題,提出“振興科教事業,‘止血’人才外流”……

2014年,李景虹提交了一份關于農村飲水安全的提案,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第二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了這個問題:“新農村建設要惠及廣大農民。突出加強水和路的建設,2015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這讓李景虹很受鼓舞:“很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會把長期關注的問題一直‘追’下去。”

“好家風”帶出“好隊伍”

李景虹是九三學社清華大學委員會主委,該委員會228人,有高級職稱的人數占83.77%。怎么當好高知群體的“領頭雁”?李景虹常說,“黨派有很多事可以做。”他把黨派工作總結為三句話:抓住特色,凝聚共識,思考前瞻性問題。

清華委員會像一個“大家庭”,有著良好的傳統。每年的新春座談會,大家齊聚一堂,就一兩個議題進行研討。如2017年,專門討論人事制度改革后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點,包括人才布局、學科布局和教學提升、學生培養幾個方面。會后,以紀要形式上報學校黨委統戰部。學校對委員會建言獻策的做法一直頗為重視,每次均針對提出的問題一一答復并專門溝通。

王哲是一名年輕社員。在他心中,李景虹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學者”。“早在2016年,李老師就擔心中美貿易摩擦會帶來系列問題,特別是核心技術方面的‘卡脖子’問題。”中興事件后,李景虹第一時間組織清華委員會座談,深入探討目前科研體制的問題,大家就如何真正發展科技競爭力建言獻策。

“周邊的青年學者遇到問題,求助李老師,李老師總是能夠想辦法給予幫助。”同事邢志也是九三學社社員,在他心里,李景虹提攜后輩,尤其關心年輕人的成長。“我的閨女中考的前一年,李老師捧著厚厚的復習資料和音視頻文件送給我,說:這是我孩子中考的復習資料,希望能對你孩子復習考試有所幫助。”

正直務實,情感細膩,李景虹就是這樣一個剛柔相濟的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是中國知識分子對自我的最高期許。什么是當代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在李景虹看來,是通過建言獻策,“讓國家變得更好”。(程懇)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李景虹 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香蕉97人人乳视频观看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激情乱一区二区 | 中文亚洲日韩A∨欧美 |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 一本综合五月花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