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7900億元全球“船老大”誕生 造船業刮起整合風潮
繼2015年“南北車”合并后,“南北船”合并的言論便一直在市場流傳,甚至因為“南北船”合并預期,資本市場也不消停。
而這一切的不消停終于在2019年消停下來了。10月25日,原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成立了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船舶集團)。11月26日上午,重組后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并舉行揭牌儀式。這意味著,掛牌成立的中國船舶集團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
資產總額高達7900億元的中國船舶集團一時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船老大”。而此次合并更是迎來了國內外各界的關注。
VesselsValue統計數據顯示,如果以合并前二者的訂單數量計算,合并后的訂單總數為全球第一。VesselsValue認為,合并總的來說對整個行業可能是件好事,將創建一個更大、更強的單一金融實體,對船東更具吸引力。
更有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合并的最大意義在于能夠進行資源整合,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兩家公司有許多業務雷同,每個板塊資源、業務都很類似,導致一些子公司都不強,資源無法有效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船企的整合不僅僅發生在中國,而是在全球范圍內,各國船企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大小整合以適應目前造船業低迷的大環境,一時間,整個造船業整合聲四起。
事實上,早在“南北船”宣布整合之前,韓國的現代重工早于2019年3月份就宣布將收購大宇造船。
現代重工聯合首席執行官賈三鉉曾表示,如今全球造船業趨勢已經明朗——造船業正在“為了生存而進行整合”。
然而,早于“南北船”合并的現代重工與大宇造船卻遲遲沒有傳出合并的消息。
據悉,現代重工與大宇造船的合并須通過韓國、歐盟、日本、中國、哈薩克斯坦和新加坡六個國家的反壟斷審查。
而據12月6日新加坡媒體報道稱,韓國現代重工收購大宇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大宇造船)正面臨挫折。報道稱,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公布了對該筆收購第一階段的審查結果,指出兩家船企合并后,將會消除兩者之間的競爭,從而損害新加坡客戶的利益。
由于新加坡監管機構將對該合并事項進行更詳細的第二階段審查。自此,現代重工收購大宇造船的腳步被拖延。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和韓國的船企如果皆成功合并的話,船企約占全球近四成的市場份額。繼中國和韓國船企拉開整哈大幕后,日本船企也開始坐不住了。
同樣在2019年,繼“南北船”合并之后,11月29日,日本最大的船企今治造船與第二大船企日本造船聯合(以下簡稱:JMU)宣布合并。
2018年數據顯示,今治造船和JMU的造船量約占日本總造船量的四成。雙方聯手后,新成立的合資公司預計將在全球造船業占有10%的市場份額。
隨著,中日韓三個國家船企的相繼合并消息傳出,全球造船業一時間風起云涌。
尤其是面對中韓船企的競爭,日本三菱重工更是決定調整造船領域。
有消息稱,因為面臨與中韓船企的激烈競爭,日本三菱重工正考慮將其位于長崎的Koyagi工廠出售給大島造船。目前,雙方尚未就銷售價格達成一致。
“現在活下來的,以后能夠活得更好。”上述行業人士如是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造船 全球 造船業 中國 船企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