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讓“美麗云南”和“健康云南”同在
——首屆云南環境與健康論壇建言健康問題小記
“生態環境惡化會誘發人類疾病,直接威脅人類健康。解決健康問題,不僅要從衛生防疫上,更要從生態系統的恢復以及環境保護上尋找解決途徑。”在11月30日舉行的“首屆云南環境與健康”論壇上,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龔建明提出上述建議。
本次論壇由農工黨云南省委會、云南省衛生健康委、云南省生態環境廳、云南省政協人資環委、云南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共同主辦。來自生態、衛生領域的多名專家圍繞健康話題,紛紛建言。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人類25%的疾病和死亡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萬人中有3/4與環境惡化相關,僅空氣污染每年就在全球造成650萬人死亡。因此,研究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促進環境與健康良性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龔建明表示,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生態環境惡化會誘發人類疾病,直接威脅人類健康。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進國土綠化,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云南省副省長李瑪琳在會上介紹,健康云南建設扎實推進。據云南省有關部門測算,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74.7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指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多重挑戰,健康云南建設仍任重道遠。
云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王燦平介紹,云南省實施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全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由2012年的5.20%,提升到了2018年的14.03%,上升8.83個百分點。下一步,將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總體要求,圍繞三個方面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健康促進、健康環境促進等15項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為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為建設“健康云南”奠定堅實基礎。
“心臟會受到敵意、壓力和抑郁的影響,治療心臟病最好的藥不是阿司匹林,而是愛、寬容和樂觀向上的心情。”《醫師報》常務副總編、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楊進剛建議,醫院難以發現心臟存在的某些巨大隱患,是因為再先進的儀器,也無法檢測出人體的精神狀況與心情優劣。因此,健康是個人與他人或環境相互交流的過程,以追求個人、自然及社會實現最大限度的和諧一致為目標,在坦然接受的同時則強調進取,以實現內外相合的“和諧”狀態。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田波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癡呆患者人數將成倍增長,老年癡呆病的治療一直是個難題,神經酸對老年癡呆的預防與治療具有明顯的效果。神經酸行業未來發展的市場前景較好,適于云南以滇中為中心的大部分地區種植,是目前最適于推廣種植神經酸植物的地區。為了更快更合理地開發利用云南省擁有的神經酸植物資源、土地資源以及生態環境條件,創造一條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道路,有必要穩步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
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所長劉志濤表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波及人數多、社會影響大、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加強對不明原因食源性疾病仍然較多且病死率高等危害的調查和研究;要對食品安全健康加強教育、加強監管;要嚴肅追責、提高對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調查處置能力,加強對食源性疾病的預防和宣傳。
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劉偉建議,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并且慢性病已經取代流行性傳染病,成為導致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生態環境惡化及兒童超重、風險飲酒等不健康行為習慣的增多,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巨大,建議建立一支監測健康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專業隊伍,加強在衛生健康領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建設,加大對慢性疾病預防服務的投入以提高全民健康覆蓋率,加速健康云南目標的實現。
云南省中醫藥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袁嘉麗建議,不均衡的膳食會導致腸道菌群的平衡狀態被打破,合理選擇均衡健康的膳食模式,形成規律的膳食習慣,有助于調節食欲的生理因素,促使腸道菌群穩態的維持。腸道菌群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關聯性已被廣泛研究和認可,飲食也是調整和干預腸道菌群最有效和健康的選擇方式。
農工黨云南省委會主委張寬壽表示,農工黨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參政黨。本次聯合省級有關部門聯合舉辦首屆云南環境與健康論壇,在于充分發揮農工黨界別特色優勢,為黨內外專家學者搭建一個展現研究成果、實現參政議政、學術報國的平臺,把論壇辦成“凝聚專業精英,服務科學決策,推動事業發展”的資政建言平臺。
編輯:劉暢
關鍵詞:健康 云南省 疾病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