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黃益平:中國金融改革的下一步該怎么走?
中國經濟要保持可持續增長,必須更多地依靠創新。但創新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是周期長、不確定性高、而且失敗的概率比較大。這對金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金融業務的特點往往是追求周期短、風險低、回報高的機會。因此,創新型經濟與中國傳統金融之間存在不匹配的矛盾。最近幾年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很突出。其實并不是金融體系不好了,而是經濟在轉型,但金融模式還沒有完全轉過來。所以現在金融也迫切需要改革與創新。
過去四十年間,中國經濟推進市場導向的改革,依靠低成本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創造了一個“中國經濟奇跡”。但現在一些客觀的經濟環境正在改變,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
第一是低成本優勢已經喪失。現在中國人均GDP已經接近1萬美元,成本大幅度提高,再繼續生產過去生產的產品,就不會有競爭力。
第二是人口正在快速地老齡化。過去由于計劃生育政策,人口的撫養比不斷下降,形成了人口紅利。但現在老齡人口每年增加1200萬,撫養比大幅上升。
第三是國際貿易格局生變。全球化的逆轉可能令中國經濟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高度依賴國際市場。
這些意味著,中國經濟要保持可持續增長,其增長模式就必須從過去的要素投入型轉向創新驅動型。
新金融、舊金融都必須面向創新的生力軍中國當前的金融體系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征:第一是金融抑制指數比較高,也就是政府對金融體系的干預比較多;第二是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比重比較高。客觀地說,過去幾十年,這套體系在支持中國經濟方面還是行之有效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通過看財務數據、抵押資產和政府擔保做融資決策,比較適應過去以低端制造業擴張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
但現在情形發生了改變。既然是創新驅動型的經濟增長,金融也要支持創新活動。中國創新的主力是民營企業,它們貢獻了國內知識產權的70%。但問題是,很多輕資產、創新型的民營企業大多是“三無企業”,即無財務數據、無抵押資產、無政府擔保。銀行面對這些企業,就有點束手無策的感覺。這就是為什么現在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變得十分突出的一個主要原因。
林毅夫教授曾經提出“最優金融結構”的概念,主要是說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經濟結構會有不同,因而最優的金融結構也會發生變化的。這個觀點很重要,無論如何,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否則金融再發達也沒有任何意義。不過有一點可能需要考慮,就是金融結構的形態不像經濟結構變化那么快。英美是市場主導的金融體系,德日是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幾十年上百年一直是這樣。所以,也許更加需要關注的不是創辦很多新的金融機構,而是盡量讓已有的金融機構轉型,滿足實體經濟新的需求。
相比傳統的金融部門,如火如荼的影子銀行和數字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則更靈活一些。網絡銀行以大數據為基礎做出風控模型、放貸款。騰訊的微眾銀行、螞蟻的網商銀行和新希望、小米的新網銀行,每一家的員工數都不超過2000人,但每家每年都可以發放1000萬筆以上的小微貸款或者個人貸款,這在傳統的金融體系中很難想象。最近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的學者和國際清算銀行的經濟學家一起做了一個研究,評估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風控模型和傳統銀行風控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發現,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大數據風控模型更有效,原因可能是因為傳統財務模型看的是歷史數據,歷史數據隨時都可能改變。基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風控模型看的是行為,而行為是相對穩定的。當然,最好的風控方法應該是把傳統的財務模型和大數據模型結合在一起。
中國金融改革要探索自己的路中國在開始經濟改革的時候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改革藍圖,但事實上大多數官員和學者可能都是按照歐美特別是美國的金融模式作為范本設計國內的金融體系的。市場化的大方向也許不錯。但在實踐中確實出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現象。比如,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金融抑制的水平還是比較高,傳統的看法是這會降低效率、增加風險。但事實上,這個金融體系有效地支持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后來的研究也發現,在市場機制不夠健全的時候,適度的政府干預反而可以幫助克服市場失靈。再比如,十年前以歐美為中心發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說明它們的金融體系也存在嚴重的缺陷。這些表明,中國的金融改革可能還是應該從實際出發,考慮中國經濟的客觀條件,而不應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中國金融改革下一步應該怎么走?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有兩個方面的因素需要關注。第一,市場化的改革還要進一步推進,但市場化的步伐與程度一定要與中國的實體經濟相適應,不是簡單的市場化越徹底越好。事實上有很多國家在市場化的進程中遭遇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市場機制特別是監管框架尚未成熟,放開來造成了金融風險。歐美危機的經歷也告訴我們,市場化之后,可能還是設置一些政策機制包括宏觀、微觀審慎政策控制風險。
第二,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間接融資主導的格局恐怕不會輕易改變。所以,我們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同時,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革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上面。德日以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一樣支持著它們的經濟逼近了世界經濟技術的前沿。同樣,中國的金融體系也可以不斷轉變,事實上商業銀行已經在嘗試很多新的模式,也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比如供應鏈金融、投貸聯動、信貸工廠模式、大數據風控等。這些嘗試的目的,都是為了讓銀行能更好地適應新的經濟活動的需求。
數字普惠金融是中國金融部門所作出的世界性貢獻。對于這樣有價值的創新活動,既要給予發展的空間,也要做到監管風險。影子銀行也一樣,影子銀行確實也引發了一些問題。但既然影子銀行做得這么大,確實有實際經濟需求的邏輯,也就是說這些業務滿足了很多部門不能滿足的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在制定監管政策的時候,要把現實的需求和可能的問題兩方面都考慮進去,盡量爭取實現平穩過渡,努力爭取盡早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金融 中國 經濟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