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張才方:干部走近工人身邊,工作才能真正走進職工心里
2019年7月初,在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過程中,為教育引導廣大工會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認識好、錘煉好、踐行好工會的初心和使命,牢固樹立以職工為中心的理念,培養職工情懷、工人情懷,浙江省總工會黨組決定常態化開展“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切實推進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連月來,浙江省、市、縣區三級工會干部陸續走進企業、工廠,走上一線崗位,與一線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各級工會干部和廣大職工群體中引起熱烈反響。對此,本網專訪了浙江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張才方。
記者: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過程中推出了“當一周工人”的活動,是個創新之舉。安排這個活動出于什么樣的初衷和考慮?
張才方:一是為了把主題教育開展得更有“工廠味”“工人味”“工會味”。在主題教育開始之初,我們就認真思考和研究工會系統怎么樣把主題教育開展好并富有工會特色。省總工會緊緊圍繞主題教育根本任務,牢牢把握總要求,在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省委工作部署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創新形式,利用工會組織離職工最近、聯系職工最緊密、服務職工最具體的天然優勢,結合“服務企業、服務職工、服務基層”活動,探索開展“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廣泛發動工會干部到職工群眾中去,與一線職工進行“零距離”接觸,在一線崗位這一“大熔爐”里接受學習和教育,更好地認識、踐行工會的初心使命,在充分體現“紅船味”“浙江味”的同時,切實彰顯“工廠味”“工人味”“工會味”。這是我們開展這項活動的直接原因。
二是為了工會組織更好地實現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目標,工會干部更好地轉變作風。工會干部姓“工”,職工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我們只有到職工群眾中去,和他們打成一片,拜他們為師,才能學會他們的話語體系,掌握群眾工作的本領,使工會工作更接地氣、更有針對性。坐在辦公室里寫報告談體會是培養不出對職工群眾的感情和情懷的,閉門造車出臺的文件、政策是不可能精準、有效回應職工群眾各種訴求的。我們開展“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就是著眼于工會組織增“三性”(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去“四化”(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改革目標,力求切實轉變工會干部的工作作風,克服工會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把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的根深深扎到職工群眾中間去,在推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履行“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的政治責任,更好地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這是我們開展這項活動的根本原因。
麗水市總工會組宣女工部科員潘菲菲正在為濾管裝上保護套。中工網記者姚怡夢攝
記者:在采訪中,我們發現有的工會,連黨組書記、主席、副主席都進企業去體驗一線工作,反響很好,活動很成功。省總對此次活動是怎樣組織動員的?
張才方:我們第一批組織了浙江省總工會機關14名年輕干部,分5個組赴紹興柯橋、湖州德清和嘉興平湖、海寧、桐鄉等地企業,用一周時間與一線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入了解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傾聽一線工人心聲,切實增進與職工群眾的感情,真正做到交一群工人朋友、解一批基層難題。之后,我們還專門舉行報告會,請第一批參加活動的14名年輕干部分享心得體會。聽了他們的發言,明顯感受到工廠地氣接了、工人情懷濃了;同時,他們從工廠、工人中帶回了許多具有“工廠味”“工人味”的意見建議,有利于我們了解職工群眾的所需所想所盼和工會工作還不到位的地方,使得我們在工作決策部署時能真正抓住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9月初,在聯動推進各市、縣(市、區)總工會開展好第二批主題教育之際,省總工會在下發的通知中,要求把“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作為全省工會系統開展主題教育的規定動作,作為工會干部守初心、轉作風、聽真話、強擔當的具體舉措認真貫徹好、落實好。目前,全省各級工會都已積極行動起來,廣大工會干部紛紛換上工裝,進工廠、下車間與一線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實打實體驗勞動精神,面對面傾聽職工心聲,心貼心感知職工所需,形成全省工會系統服務企業、服務職工、服務基層的整體效應。
浙江省總工會干部林強(左)、劉朝暉(中)、姚曉龍(右)在車間安裝窗簾。
記者:在整個活動中,哪些細節感動了您?
張才方:活動中的點點滴滴和許多細節,深深感動了我。
在省總工會啟動、各級工會推進這項活動的過程中,有許多細節雖無法一一贅述,但確實令我感動萬分。我們省總辦公室的一位年輕干部,發著燒仍堅持當一周工人。各級工會領導帶頭參加活動,帶頭拜工人為師,與工人打成一片。參加活動的工會干部正真融入到工人之中,感受工人階級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優秀品格,領略“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旋律。面對可愛、可靠的工人兄弟,我們的使命感責任感油然而生,工會組織必須把他們的合法權益維護好,把他們的困難疾苦解決好,把他們的呼聲需求回應好,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貼心人。
還有一個細節是,作為第二批主題教育單位,各市、縣(市、區)總工會面臨全年工作攻堅沖刺和主題教育穩步推進的雙重壓力,加上市縣工會機關入手比較少,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仍然踴躍響應省總工會號召,工會干部主動請纓,領導帶頭“換裝”,許多黨組書記親自進車間當工人,充分體現了浙江工會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廣大職工群眾、基層企業的一致好評。
鄞州區總工會宣教部干部翁曉東在疊衣服。中工網記者姚怡夢 攝
記者:您覺得我們的工會干部對工人的了解程度如何?
張才方: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工會干部對工人工作的了解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能不能與職工搭上話、交上心?”活動開始前,不少人心里沒有底。說句實在話,雖然我們工會干部平時也常到一線企業和職工中去調研,但像這樣與一線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深入接觸還是少了些。以往的調研時間短,半天、一天的時間難以使工人和我們熟稔起來,更不要說對我們敞開心扉、無話不談了。通過“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工會干部換上工裝,走上裝配、倉運、質檢、機電、揀貨、包裝等崗位,親身感受到了以往看似簡單的工種想要做好著實不易。比如,別的工友花2個小時就能完成組裝的控制器,我們的工會干部卻足足花了2天時間;別的工友8個小時站著工作,我們的工會干部站一兩個小時腿就酸了;有時候1毫米的偏差就可能導致1噸紙的報廢,一項簡單的巡查工作一天下來就是兩萬多步。再比如,有的工會干部在40多攝氏度的車間體驗一把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的酸爽;有的工會干部在轟鳴的車間按師傅的要求時刻帶著耳塞,不然耳朵都忍受不了;有的工會干部學會了和工友輪替就餐,保證流水線中午也能照常開工……這些酸甜苦辣,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真正了解和理解,也從工人們的身上真正體會到了“勞動”兩字的涵義。
我們的工會干部白天和工人朋友一起勞動、吃飯,晚上忙于走門串戶找工友閑話家常。往來之間,工人們漸漸放下戒備心,打開了話匣子,工人們敞開心扉“吐槽”他們真正的需求。他們那些不為人知的經歷和辛苦,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們的家庭情況、子女就學、收入家底,都坦誠地向我們的工會干部傾訴。這些心里話是我們平時再多的座談交流也難以聽到的。一些工會干部回來以后深有感觸地說:“工會干部只有走近工人身邊,工會組織、工會工作才能真正走進職工心里。”確實如此,隨著我們與職工距離越走越近,對職工生產生活了解就會越來越深刻,維護職工、服務職工的能力水平就會隨之提升。
記者:此次活動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張才方:這次活動最大的意義,是我們的工會干部在工廠的大熔爐中經受了一場觸及靈魂的精神洗禮,干部隊伍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工會干部對工會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工會干部沉到基層、來到一線,與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今后做好工會工作和群眾工作掌握實情、摸清實情。不少同志在交流時表示:“我們始終不能忘記為工人說話發聲、為工人解決難題、為工人竭誠服務的初心和使命”;他們對工人階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一周的朝夕相處讓不少同志認識到:“一名合格的工會干部要永遠同職工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對工作有了更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工人們認真負責的精神教會了他們珍惜工作,工人們在艱苦環境下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教會了他們愛崗敬業,工人們為美好生活奮力拼搏的樂觀精神教會了他們積極進取。回來以后,不少干部抱怨少了、心態好了、工作積極了、作風踏實了。大家把這次活動激發出來的干事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做好工會工作的強大動力,齊心協力把工會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團結動員全省廣大職工在“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勇當高水平譜寫新時代工運事業新篇章的排頭兵。
奉化區總黨組成員徐叨長正在包裝紐扣。中工網記者姚怡夢 攝
記者:這個活動對未來的工會工作有哪些啟示?
張才方:這個活動收到了超出預期的成效,對我們今后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啟示。
第一,工會組織要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你離職工有多近,職工與你就有多親。這次活動是對群眾觀念、群眾路線的一次生動實踐,工會干部通過當一周工人,拉近與職工群眾的距離,增進與職工群眾的感情,培養了工人(職工)情懷,增強了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
第二,工會干部要到生產一線、到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省總工會將把這項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每年推動各級工會干部下企業鍛煉,切實解決工會干部隊伍精氣神不夠足、能力不夠強、作風不夠實等問題。
第三,工會干部從一線工人中帶回的具有“工廠味”“工人味”的真知灼見,是我們工會組織開展工作的重要決策依據。這些意見建議,使得我們的工會工作今后決策部署時,能更好地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為廣大職工提供具有工會特點的普惠性、便捷性、精準性服務。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職工 工人 工會干部 活動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