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特刊報道>奮進新時代 奮進新時代
加強薄弱環節 改進不足之處 ——十三屆全國政協提高工作質量綜述
2018年10月24日,全國政協召開第一次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資政。 本報記者 姜貴東 攝
2018年是十三屆全國政協開局之年。
這一年,有很多成績可圈可點,令人稱道:委員履職作業、雙向發力、黨的建設工作、網絡議政、移動履職平臺、委員宣講團……
如果要為這些成績做個評價,有一個詞語再恰當不過:高質量。
2018年3月28日,全國兩會剛剛結束不久,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主任會議暨學習研討班即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會上指出,“要樹立正確工作理念,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努力提高工作質量”。
這是他在政協首次提出提高工作質量的要求。
2019年3月3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汪洋主席在工作報告中指出,“提高工作質量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迫切需要。”
從首次提出到“工作總結”,在這個過程中不難看出———高質量是十三屆全國政協開啟履職之路的新姿態,也將伴隨全局工作始終。
■制度為質量筑基
2019年3月26日下午兩點,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二樓大廳一派忙碌的景象。這里是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案交辦會的現場。
很多承辦單位的負責同志連續多年參加提案交辦會,比如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的易勇。談及今年提案辦理情況,易勇表示,委員們提出的問題都比較切合實際,建議可操作性強,總體數量上有所減少,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這也是現場不少人察覺到的變化。
有這樣的感受,離不開關于提案的兩個重要文件。
2018年10月17日,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制定了關于提高提案質量的意見,這是人民政協近70年發展中第一個關于如何提高提案質量的文件,對于從源頭上做好提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11月29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常委會議審議并通過了新修訂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其中修訂后的條例中一項重要內容是突出提高提案工作質量的要求,對提案質量、辦理質量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的要求進行了細化,加大了平時提案和集體提案征集力度、提案辦理協商力度。
這兩個制度性文件的通過,是十三屆全國政協推動質量意識深入人心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為什么是“又一項”?因為在此前后,已經修訂完善了諸多制度文件。
2018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章程在工作總則中增加了應制定年度協商計劃的要求,指出專題議政性常務委員會會議議題、專題協商會議題及其他協商形式的重要議題,應列入年度協商計劃,做到協商議題和協商形式相匹配;增加了政協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要推動委員增強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章程還把“委員”單獨列為一章,指出應加強委員履職管理,建立委員履職檔案,采取適當方式通報履職情況,為委員履職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提供了章法。
從2018年至今,十三屆全國政協陸續修訂通過了《全國政協全體會議工作規則》、《常務委員會工作規則》、《主席會議工作規則》、《秘書長會議工作規則》、《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委員視察考察工作條例》、《全國政協加強和改進調研工作實施辦法》、《全國政協委員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條例》、《專門委員會通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讓制度體系和工作方式更為完整。
十三屆全國政協還積極落實談心談話制度,通過同黨外委員和民營企業家、專家學者等進行小范圍座談,以心交心、凝聚人心。
質量是制勝法寶,制度是質量的保障。十三屆全國政協完善制度體系,引導大家嚴格按章程辦事,規范政協履職水平,從而推動政協工作明顯提質增效。
■創新為質量添彩
“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比缃?,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已經走過70年輝煌歷程的人民政協,如何跟上時代更新的步伐,開啟下一個時代的輝煌?
顯然,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把提高工作質量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是題中應有之義。
圍繞加強薄弱環節、改進不足之處,十三屆政協把質量導向鮮明樹立起來,在工作中進行大量創新探索,推動政協工作從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
這一點,突出表現在對協商民主形式的創新實踐。
一直以來,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是全國政協多年來的履職品牌,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
為了讓參與協商的主體更為廣泛、讓協商民主的影響力更加深遠,十三屆全國政協在履職伊始就做出了兩個“首創”:
2018年8月19日,全國政協辦公廳設計開發的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即“委員履職APP”正式上線,委員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登錄APP,網絡議政正式與移動互聯的大潮對接。
2018年10月24日,全國政協第一次舉辦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活動,主題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會上,13位委員在北京、浙江、湖南、廣東4個分會場以及通過手機連線方式發言,前后共有800余位委員通過移動履職平臺在線互動建言。
一個是指尖上的協商民主,一個是跨越時空的網絡議政,這是十三屆全國政協在加強信息化建設、與互聯網時代親密接觸的生動實踐,彰顯了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重大創新。更重要的是,與網絡接軌有利于讓各種協商議政活動提前聚焦提煉,持續跟進討論,呈現出互動交流更為頻繁、氛圍更為活躍、協商更有實效的良好效果。
■學習讓質量持久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是人民政協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圍繞這個中心,十三屆全國政協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學習方式,大興學習之風,用學習成果提升履職質量。
2018年10月26日,全國政協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國政協委員學習工作的方案》。方案從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主席會議集體學習、常委會會議集體學習、委員學習研討班、委員自主學習五方面提出構建完整的學習體系。在創新學習方式中,方案指出要舉辦委員講堂和建立委員宣講團。
2018年10月30日,首場全國政協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活動在全國政協機關拉開帷幕,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宣講團成員舒啟明圍繞《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作報告,這也是2018年的宣講主題。
宣講活動至今已舉辦28場,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為了讓更多人聽到這一“政協之聲”,宣講活動還開設了遠程分會場。2019年,宣講活動繼續發力,主題圍繞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生動實踐,70年來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取得的歷史功勛和寶貴經驗,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等主題展開。如今,宣講活動已經成為十三屆全國政協創新履職新品牌,在講好政協故事,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更好發揮委員對所聯系界別和各方面人士的引領作用上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9年2月23日,第一期“委員講堂”節目正式上線。節目每期邀請一位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主講人,采用錄制公開課的形式,依托互聯網平臺播出。節目中,委員結合自身實際深入闡述對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認知與理解,回應社會各界對重大問題的關切。
在最近一期節目中,全國政協常委馬志偉講述了家族四代人和政協的情緣,述說中國共產黨巨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同時以自身經歷的鮮活實例與觀眾共同感受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無比的優越性。“新時代人民政協的舞臺極為寬廣?!瘑T講堂’這一創新舉措為委員發揮主體作用,發好政協聲音,講好政協故事提供了載體,為政協委員傳播正能量、展現理性分析、凝聚思想共識、資政建言搭建了平臺,新時代,政協委員可以大有作為。”馬志偉說。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在錄制完“個人所得稅改革,中國在行動”的講述后表示,“擔任‘委員講堂’的主講人,不僅可以建言資政,展現政協委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也提高了政協委員的履職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委員講堂”從制度設計上對發揮委員作用、提升履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把履職質量導向和履職能力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截至9月19日,“委員講堂”已錄制22期,播出11期。在不斷總結完善中,“委員講堂”形成了自身風格,架起政協委員與百姓的橋梁,在宣傳政策、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成為加強思想政治引領、豐富人民政協雙向發力的重要載體。
……
從制度的完善,到創新的舉措,再到學習的推進,十三屆全國政協的每一步探索都離不開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動人民政協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回望人民政協走過的70年光榮歷程,提高工作質量是人民政協事業賡續不斷的重要原因,也是走向未來的必由之路。
(本報記者劉彤整理)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