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浙江鋪開醫共體支付方式改革
“醫保基金支出年增速原則上不超過10%,到2022年,群眾就醫滿意度不斷提高,基層就診率達到65%。”近日,浙江省醫保局、衛生健康委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全省縣域醫共體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見》,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全面啟動醫共體支付方式改革。
目前,浙江省70個縣(市、區)已全面推開醫共體改革,208家縣級醫院、1063家衛生院組建成161家醫共體,全省縣域就診率從2016年的84.9%增加到2018年的86.3%,為全面推進醫共體支付方式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此次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標是要實現“控基金”和“提質量”的雙重目的,繼續推動浙江省分級診療格局的形成。探索門診醫療服務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按人頭付費。門診推行按人頭包干付費,就是按一定的區域內對應的人口數量,把人頭費用包干給醫共體。其中,與家庭醫生簽約的優先包干。同時,合理拉開統籌區內外和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依規引導參保人員在基層就診。
《意見》明確,對住院醫療服務實施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點數法付費,激發醫共體和醫生控制醫療成本的內生動力。DRGs點數法付費改革的目的是鼓勵醫院多看病,多使用性價比高的藥物和材料,減少不必要的檢查,節約醫療成本,增加醫院收入,提高醫生薪酬水平。
浙江省醫保局局長楊燁表示,本次支付方式改革重點任務包括全面推行總額預算管理下的多元復合式支付方式、建立健全協同配套機制等12項具體任務。到2021年,醫保基金預算更加合理、分類方法更加科學、協同保障更加有利、資源配置更加有效的醫保支付體系全面建成。
編輯:劉暢
關鍵詞:醫共體 支付方式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