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浙江醫共體改革周年記:同織“一張網” 縣域就診率達84.40%

2018年09月26日 11:0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浙江醫共體改革周年記:同織“一張網”縣域就診率達84.40%

    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云診室”。 張煜歡 攝

中新網杭州9月25日電 題:浙江醫共體改革周年記:同織“一張網” 縣域就診率達84.40%

作者 張煜歡 張詩雨

在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鎮汪宅一片,每逢周五,當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會前往社區衛生服務站,風雨無阻。因為這一天,是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下派心內科主任醫師鄭成根坐診的日子。70歲的村民方卸嬌說:“我有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鄭主任很快就幫我預約了淳安縣一醫院心內科的住院床位,真的太方便了。”

醫生通過“云診室”與基層衛生院患者對話。 張煜歡 攝

醫生通過“云診室”與基層衛生院患者對話。 張煜歡 攝

“方便”“省事”,是浙江老百姓評價當地“醫共體”時提及最多的字眼。

2017年9月,浙江省開始研究啟動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該省11個市分別確定了1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全面開展醫共體改革探索。

經過一年的探索,隨著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以及信息共享平臺的建成,原本分散的縣域醫療資源逐步凝聚在了一起。

淳安縣中醫院下沉醫生正在給患者治療。 張詩雨 攝

淳安縣中醫院下沉醫生正在給患者治療。 張詩雨 攝

截至目前,浙江省11個試點縣(市、區)中,原有39家縣級醫院和170家鄉鎮醫療機構優化整合成為27個醫共體,縣域內就診率平均達84.40%,群眾滿意度達97.78%。

上述數據反映出,浙江老百姓看病就醫的獲得感正不斷增強,浙江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小病在基層、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格局逐步形成。

除了“方便”,“智慧”也是醫共體改革的關鍵詞之一。

家住桐鄉市河山鎮的夏洪福之前曾在體檢中查出患甲狀腺結節,為此專門趕往杭州,只為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專家門診。近日通過河山鎮衛生院的“云診室”,夏洪福又一次與專家“對上了話”。他說,“視頻很清晰,就像是面對面看病一樣”。通過信息化手段,村民們省去了復診“跑腿”的煩惱。

“無論是信息化還是體制機制改革,建立醫共體的本質是實現內部的資源優化配置、互聯互通共享,在縣域內實現醫療均等化和高水平醫療,破解‘看病難’。”桐鄉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至7月,桐鄉實現市域內雙向轉診3819人次,開展醫共體影像會診14329人次,出院人次同比上升51.53%。

淳安縣第二人民醫院醫共體流動醫療車下鄉現場。 張詩雨 攝

淳安縣第二人民醫院醫共體流動醫療車下鄉現場。 張詩雨 攝

可見,這張醫共體網絡不僅網起了患者與醫生,更將醫生與醫生,資源與資源緊緊相連。但要真正實現“小病在基層、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格局,基層的醫療基礎建設不容忽視。

在浙江瑞安,占地20余畝的瑞安市上望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院區堪稱“豪華”。寬敞明亮的大廳至少可容納百人,放射科里60多萬的設備已經擺放到位,四樓住院部內50多張床位煥然一新。

據悉,在瑞安,像這樣開在家門口的“豪華版”衛生院不在少數。“要想患者留在基層,就必須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瑞安市醫共體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瑞安正在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年改造計劃,投資8.56億元,新建和改造2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房,確保每個鄉鎮(街道)都有一所標準化政府辦鄉鎮公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一年以來,醫共體建設的鮮活成果遍布浙江大地。隨著醫療改革進入“深水區”,浙江繼續深化縣域醫共體建設。

據了解,該省將聯動推進各項改革、形成疊加效應,加快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落實好醫保與分級診療、價格、控費、簽約服務等政策銜接,有效引導居民首選基層看病、就近看病。

此外,為提升基層醫院的診療質量,浙江還將完善激勵機制、落實保障政策、加強考核評價,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實到位,著力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加快實現城鄉衛生健康服務均等化。

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是老百姓最樸實的心聲所在。在浙江,這份心聲得到回響,一張多維度、長縱深的醫療服務結構網絡正在織起浙江百姓的健康之夢。(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浙江醫共體改革 一張網 縣域就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人妖 | 日韩国产精品天天更新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91密拍 |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色婷婷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