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速看、緊急、震驚……誰在制造朋友圈“標題黨”文章?
“速看,馬上停播!”、“內部資料,多少錢都買不到”、“名人離世,原因讓人震驚!”……在微信群、搜索引擎以及各類信息平臺上,時不時就會遇到這類標題夸張的文章鏈接,而點擊進入后,文章內容往往名不副實,有所夸大,甚至一些文章內容為謠言。
究竟是誰在制造這些“標題黨”文章?近日,新京報記者隨機抽樣收集了30條標題用詞夸張,并在微信群、朋友圈流傳的公眾號文章,這些文章中,有22條內容夸大、5條謠言、3條文不對題。發送這些文章的公眾號運營者中,21個為公司運作,9個公眾號則為個人所有。
記者穿透多個運營“標題黨”文章的公司股權發現,不少公眾號的實控人名下控制有多家小微公司,每個公司旗下均有不同的公眾號,這些公眾號互相推送,通過多級跳轉互相增加點擊量,最終通過發布廣告、軟文或導流至自己名下的充值小說站獲利。
根據“騰訊網絡安全與犯罪研究基地”發布的文章,目前依然沿用這些套路在網絡上散播標題黨內容的人,主要是通過違法廣告獲取流量從而變現。
夸張、驚悚的標題:
從低俗暗示到養生謠言,夸張標題引誘點擊
“每次打開家族群,總會有長輩發送各式各樣的‘標題黨’文章,大部分都是各類偽科學。”7月1日,有網友向新京報記者抱怨。
根據該網友提供的公號鏈接,記者發現確實有不少公號發布的文章標題夸大,甚至有不實內容。例如一篇題目為《5顆就能要人命?正大量上市,你肯定吃過!趕緊看》的文章,其內容為轉載某地方電視臺的新聞報道,講的是吃櫻桃核中毒的一則案例,但該文章將此斷章取義為“5顆(櫻桃核)就能要人命”。記者查詢小程序“微信辟謠助手”發現,該條信息為謠言。
7月1日至7月9日,新京報記者通過朋友圈、微信群轉載等渠道收集了30條標題用詞夸張的公眾號文章。經記者統計,從內容來看,這30條“標題黨”文章中,有18條與生活有關,12條則為時政類雜談。而從寫作手法看,這30條文章中有22條內容夸大、5條為謠言、3條文不對題。
夸大是標題黨文章的最典型特征,而夸大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更易獲得讀者關注。
如新京報記者在一個主要成員為城市老年人的微信群中看到一則名為《央視沉痛播放,住電梯的都看看吧…》的微信公號文章,文章內容講的是由一起電梯墜落事故引發的如何安全乘坐電梯指南,但該文章全篇沒有提及央視,更未有“沉痛播放”的橋段。
另一則在中老年人群中廣泛轉發的微信公號文章《中央保健局51張機密圖,張張能保命!速度收藏轉發~》中,記者發現其僅僅是總結了一些日常保健方法,如洗腳按摩等,但輔以“中央保健局”的頭銜,就收獲了6.7萬的閱讀量。而文章內容并非“機密”,“能保命”更無從談起。
還有的夸張標題公號文章,記者經查詢,發現為“舊聞”,但該公號將時間刪去,并配上略顯夸大的標題,就炮制成了一篇標題黨文章。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這些公眾號除了文章標題夸大外,公眾號名稱也往往向“高大上”的方向起,如“高層內部參考精選”、“學習興國”、“世界時政網”等。但據記者調查,這些頗具政府色彩的公眾號背后的運營者往往是個人或小公司,如“高層內部參考精選”的運營者顯示為“平陽縣林培添理發店”。
“這類公眾號和低俗文章大多有一些共同特點:公眾號名稱大都與‘政商’‘養生’‘保健’有關,比如‘政商參考’‘政史大爆料’‘健康排毒’等,關注了公眾號會發現其文章大體雷同,不少屬于低俗標題黨,打開后經常只是一個跳轉鏈接,或者是一個二維碼,有的會提示‘因文章內容過于敏感,需要入群才可瀏覽’;使用‘頂。。進。。去。。一點’‘××財產曝光’等性暗示、低俗標題吸引眼球,但點開進入后往往沒有具體內容,有時在文章末尾或者標題下方顯眼處提示‘只有關注才可以看到具體內容’。”騰訊方面表示。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朋友圈“標題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