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聞 要聞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怎么深度融合?
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實體經濟,就一定要把制造業搞好。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6月18日的小組討論中,如何實現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成為常委和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在施維雄委員看來,當前制造業發展面臨動力不足等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不夠。
“制造業只有練好‘內功’,不斷改革創新,才能確保永立不敗之地、永遠掌握主動權。”施維雄表示,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是先進制造業練好“內功”和改革創新的主要路徑之一。
“現代服務業是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之一,它的迅猛發展會對先進制造業增長,尤其對制造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生產效率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王紅常委也表示,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是走新興工業化之路的必然選擇。
不過,王紅也認為,目前,我國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還處于低效均衡狀態。“制造業對現代服務業的‘拉力’不夠,現代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推力’不夠,形成了制約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短板’。”
“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為改變我國制造業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短缺、整體發展失衡局面,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施維雄表示,地方政府要擔當好協調角色,動員科研機構與企業界聯合,進一步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平臺的搭建。“可以考慮在政府的支持指導下,成立區域性的‘產業融合發展委員會’,由地方政府牽頭,動員有關的社會科研單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界聯合組建網絡平臺,建立大數據中心,使企業與科研機構順利對接。”
同時,他也表示,要鼓勵企業界在資金上積極參與,支持高校、科研機構進行有關方面的研究工作。
“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涉及多層次、多領域,不僅需要科學框架,更需要堅強有力的實施辦法。”王紅表示,先進制造業不等同于傳統制造業,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也并非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者的融合更不是簡單的相加。“要轉變制造和服務‘兩分法’,防止將先進制造業發展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割裂甚至對立的錯誤思維和做法,特別是以扭曲其他產業為代價發展第三產業、過早‘去工業化’、搞‘拔苗式助長’等錯誤做法,要研究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目標,組織深度的創新。”
王紅還表示,在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過程中必須要讓企業“唱主角”,積極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制造服務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