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二時間 第二時間

確保萬無一失,避免“一失萬無”,文保建筑如何防火?

2019年05月22日 15:33 | 作者:孫萌萌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4月15日晚,正在進行修繕的法國巴黎圣母院忽然發生火災,引發了全球關注。文物保護建筑在修繕過程中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在用的文保單位又如何平衡日常需要與防火需求?就此,本報記者16日采訪了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委員、天主教北京教區秘書長甄雪斌,他剛剛主持完成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市西什庫天主教堂的修繕工作。

火

哥特教堂為什么“怕火”?

“哥特式教堂的頂部都是木質結構,從前的工藝又做不到對木材進行阻燃處理,這就是它‘怕火’的原因。”甄雪斌說,為了提高安全性,國外有一些教堂逐漸更換了原先的木質梁柱,改用鋼架結構,建筑整體的防火性能就會提高很多。但是,文物保護建筑的修繕又有其特殊性,按照文保修繕“原材料、原工藝、原材質、原做法”的“四原”原則,在修繕時必須使用原來的材料與工藝,這就為消防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修繕過程中,我們也會使用防火涂料處理木質梁柱等易燃的建筑架構,但防火與絕對阻燃不是一個概念,消防安全還是需要做好日常每一步。”甄雪斌說。

修繕文保建筑如何防火?

雖然巴黎圣母院的起火原因尚未調查清楚,但甄雪斌認為,這也為文物保護建筑修繕過程的消防安全敲響了警鐘:“文保建筑修繕的時候存在很多安全風險:切割作業可能迸出火星,使用的電器可能發生老化,大量用電可能發生電路過載。同時,由于大量工程人員出入,這些人可能會抽煙、騎電動車等等,對于磚木結構的房屋來說,都是火災隱患。”

甄雪斌說,文保建筑修繕確保消防安全,重在落實好每個細節。以西什庫教堂的修繕為例,在動工前,施工方就單獨制定了防火計劃,對于水源的位置、施工期間臨時消防器具的擺放、發生火情后滅火作業的流程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消防設施設置好之后,才算符合開工條件。人員管控上,所有崗位的工人都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對容易引發火災的工種還會進行點對點的防火培訓,打火機、充電寶之類的火種都禁止帶入施工場地。

在用文保單位如何防火?

修繕后的西什庫天主教堂與全國不少正在使用的文物保護單位一樣,既擁有其文物屬性,還需滿足信教群眾的要求,舉行日常宗教活動。人員流動性大,不安全因素也較多。因此,西什庫教堂的修繕工程在消防安全上進行了大手筆的升級:堂院內設置了臨時消防站與7口消防井,建筑內打通了全部疏散通道,增裝了紅外線防火系統、煙感報警系統等防火設施,并且將老舊電線100%更換。

甄雪斌說:“消防安全必須萬無一失,因為一旦發生火災,那就是‘一失萬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防火 建筑 修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日本高清区 |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每日更新 |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在线视频网站色秀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