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二時間 第二時間
木里森林火災再反思,專家稱:我國森林火災處置普遍 “重撲輕防”
4月17日下午,位于遼寧沈陽東北處32公里的棋盤山景區發生火災。目前,沈陽消防救援支隊已調派26個中隊53輛消防車285名指戰員到場對山下村屯火災進行撲救和看護。
不僅是遼寧,近期,山西、北京、四川等多地發生森林火災,特別是四川涼山的一場森林大火,帶走了31名撲火英雄的生命,讓人痛心。
在血與火的考驗過后,在輿論漸趨平緩之后,反思我們的森林火災管理體系,是否可以有所改進?為此,記者采訪了森林防火領域的資深專家、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森林消防學院院長張思玉教授——
高火災風險將持續到5月份
記者:為何今年火災發生如此頻繁,且規模較大?
張思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全球氣候變化所引起的。
森林火災發生和蔓延取決于3個方面:森林可燃物、森林火源、森林火環境。全球氣候變化導致了這三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從去年以來,我國江南地區連續降水,但北方大部分地區包括西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降水稀少,這種天氣條件提高了可燃物的燃燒性;使火環境的風險提升,也使森林火源的復雜性增多。
根據目前天氣情況判斷,這樣高火災風險情況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尤其在北方,將持續到5月份。
記者:涼山木里火災不僅奪去了31名撲火人員的生命,近期還發生了復燃。同時,我們注意到木里每年都是火災多發區。木里地處南方,相對來說降水較多,為何森林火災會如此頻繁出現?
張思玉:影響森林火災的因素不僅僅取決于降水。木里處于高山峽谷區域,除了大風天氣外,地形風非常明顯。這種地形風會直接影響到易燃物風險等級的提高。有時即使剛下完雨,地形風一吹,可燃物表面的水分就散失掉了。再加上木里這種高山峽谷區域,人為干預較少,可燃物本身較多。
同時,火本身也會生風。例如樹冠火一旦燒起來溫度可達上千度,產生溫差后,即使很小的火苗,火仗風勢就可能造成大火。
依靠直升機撲火具有較大局限性
記者:此次木里森林火災發生后,很多人呼吁要用直升飛機撲火。直升機能上去嗎?
張思玉:森林火災和其他火災是不一樣的。森林火災是游動的,并且受風向風速的瞬時變化的影響,可以說很難判斷火場蔓延的趨勢。因此在森林火災發生后,依靠直升機的撲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像涼山這種地形條件,即使沒有發生火災,直升機是否具備飛行條件都需要判斷。更別說火災發生地整個區域溫度較高,煙氣彌漫。許多火場并不具備大型機械設備以及直升機的使用條件。
同時,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利用直升機灑水撲滅大范圍的森林火災效果并不明顯。只有那種小火或者說局部的樹冠火,直升機撲救才較為有效。
因此,對于森林火災的撲滅,我們的理念是:要立足于撲小火,讓小火不要變成大火。
“重撲輕防”傾向普遍存在
記者:對于重大的森林火災的處置,現在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主要難在哪里?
張思玉:這是由森林火災的特殊性決定的。
一是森林可燃物的組成具有復雜性,二是燃燒的形式具有復合性,既有氣體、固體燃燒,也有油脂類的液體燃燒,三是火環境具有復雜性。有句話說,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起火災。即使同一區域不同地段發生林火的可能性有很大差異。四是火源也具有復雜性,而且人為火源比自然火源復雜得多。五是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最后一點是燃燒的難控性。
森林火災發生在開放的森林生態系統中,難控因子很多。例如,林火所產生的風,不論是風向,還是風速,目前都難以準確預測。
正因為如此,森林火災的控制成為世界性的難題,特別是重大和特大森林火災的撲救效率是很低的,很多情況下還要靠“天”幫忙。
但并不是說森林火災無法預防,大部分的林火剛開始時對森林危害并不大,稱不上是“災害”。如果能夠把森林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把林火限制在對森林不構成危害的范圍內,才是森林防火工作追求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最可行的唯一的手段就是預防。
記者:那您認為應該如何預防?對于中國而言,目前在應對森林火災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有什么有效辦法?
張思玉:首先是要樹立全民防火的理念。如果把防火比喻成一場戰爭,我們就該全民皆兵。
其次,在預防中要分區分類施治。即根據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火災類型,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預防。
另外從立法角度,目前據上一次森林防火條例的修訂已過去了10多年。一些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應加緊對其進行修訂。
在2008年修訂時,我們對1988年制定的森林防火條例做了一個重要修改,即提出“森林防火工作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這個設定實際上落實到了具體責任人。
但在實施中,貫徹落實并不理想。主要關注點被放在滅火、撲火上,而在預防上重視程度和力量較為薄弱。“重撲輕防”的傾向在不同區域、不同地方都普遍存在。因此未來應把行政首長的主體責任真正落實,扎實推進預防工作的開展。
目前,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的區域性特點非常突出。因此,不分輕重緩急的森林防火策略是應該摒棄的。只有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才能有效控制森林火災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火災造成的損失。
同樣,一項好的森林防火對策,在不同的區域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同,得到的效果差異也很大。
例如,我國東北林區地形相對平緩,可以使用滅火坦克、多功能運兵車等大型車輛,這些大型車輛在東南沿海幾省區相對破碎的小地形條件下則難以發揮作用。再如,西北的高大山系、遼闊的地域很適合航空護林,西南的高山峽谷所具有的多云天氣就不利于飛機巡護。
“地方隊”也要走職業化、專業化道路
記者:火災的頻發也引出了人們對消防員職業化以及專業化建設的討論,您認為目前我國還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改善?
張思玉:應急管理部的成立為我國消防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可以把它視作為“國家隊”。
但除了“國家隊”,地方各級政府所管轄的相關隊伍在森林防火方面也責無旁貸,同樣要走職業化、專業化道路;但要將其建設重點放在“預防”和撲小火上。
為什么這么說?如果不懂防火,預防可能根本無從下手。例如清理可燃物的地方可能常年都不會著一次火,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實是無用功。
目前我國地方森林防火人員構成較為復雜,有專業、半專業性隊伍和群眾共同參與其中,有時具有臨時性。有的地區在非防火季節、非重點火險區可能就將隊伍解散了。同時,工作重心也往往在于撲火上。
因此,未來地方也要探索建立以預防為工作重點的專業化隊伍,“看好自家的門”,發生小火積極撲救,使小火不蔓延成大火。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國家隊”的負擔,更重要的是把預防做好,就真正可以做到“有火不成災”。
近期的幾場大火用鮮血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全社會都應加入到防火的隊伍之中,起碼做到進入林區之中,不亂扔煙頭、不隨意用火。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森林 火災 防火 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