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創新驅動發展專題協商會>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盧春房:培育一流創新型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很多企業樹立為國擔當意識,加大科研投入,培養使用人才,組織科技攻關,實現對國外先進企業的趕超。鐵路總公司在高鐵技術創新中,以大項目、大團隊、大平臺、大交流為手段,攻克高鐵核心技術,實現完全自主化。國家電網、三峽集團在組織特超高壓輸電和水輪發電機組技術攻關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體制優勢和大業主協調優勢,占領了技術高地。華為公司以市場為導向,以明晰的產權制度為技術創新內部動力的基本保證,集中力量突破計算機軟件和集成電路技術,成為國際通信技術巨頭。
然而,不論國企還是民企,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創新能力不強,鮮有創新成果。除人才、地域、行業方面等因素外,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創新動力不足。有些企業,特別是有的國有企業認為創新是國家的事,本企業能把別人的成果用好,把產品質量管好就行,懶得去費那么大勁;有的認為創新是長遠任務,花了錢也收不到成效,才不給別人做嫁衣裳;有的認為創不創新都能活??傊遣幌雱撔拢辉笓?。這既有企業領導的思想認識問題,也有政府部門引導不力、政策層面向企業傳遞壓力不夠有關,使得一些企業沒有創新壓力和動力。
二是創新投入不夠。華為公司2017年投入研發資金占銷售收入的15%,而中國石化、中國聯通研發占比僅為027%、028%。從短期看,雖然研發投入與產出不一定成正比,但長期看,絕對不會成反比。華為公司2017年pct專利申請量4024件,全球第一,就是例證。
三是方向目標不準。創新方向目標具有引領性,目前很多企業把目標定為世界一流或世界領先。照此推測,到2050年前世界最先進的行業和企業就都在中國了,但這是不可能的。過高的目標容易造成失望,挫傷創新積極性。
為壯大企業創新主體,建議如下:
一、 防止“安樂死”。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日子過得不錯,有不思進取、安逸享樂的表現。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為防止安樂死,有關部門從教育層面,應提倡企業和企業家擔當精神,擔當起科技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從考核層面,應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成果的占比,并對投入低、多年沒成果的企業和企業家一票否決;從評價層面,制定統一的科技創新評價指標,定期評價發布,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從科研項目層面,設置系統性大項目,杜絕碎片化小項目,以此引導科研人員長期安心做科研。
二、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小企業各自發揮優勢,各自走出自己特色的創新之路。在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大企業應該瞄準世界一流,系統創新、協同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像寶武鋼集團可擔負起鋼鐵行業的引領者。而小企業可在某些專業突破,像深圳旋智科技公司在編碼器芯片專業可實現領先。
三、 吃著碗里的,盯著鍋里的。為實現我國在核心技術上的趕超,比照航天工業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制一代,批產一代的做法,在跟跑并跑領跑上同時發力??煽紤]:政府支持一汽、東汽這樣的企業,強力攻克難題,消除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實現由跟跑到并跑;支持華為、鐵路總公司這樣的企業,使其持續研究試驗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領跑本領域世界科技發展。鼓勵企業加大人才培養和資金投入,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為科技強國目標承擔起主體責任。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界別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鐵路總公司原副經濟
總經理、黨組成員(副部長級),中國工程院院士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