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重慶引進一批醫學創新項目 持續完善產業創新生態
中新網重慶4月10日電 (記者 鐘旖)10日在重慶舉行的環重慶醫科大學創新生態圈項目簽約暨國際先進醫療技術創新峰會上,重慶通過引進一批海內外醫學創新項目、醫療產業鏈公司、生物醫藥創投基金的方式,持續完善該市產業創新生態。
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是促進高校創新資源與市場有效對接,優化大學周邊創新創業生態,推動大學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舉措。
環重慶醫科大學創新生態圈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以重慶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創新資源為核心。該創新生態圈將按照“一中心、一集群、一鏈條、一基金”建設目標,打造國際醫學創新中心、醫療服務集群、新型醫療產業鏈、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等,進一步集聚海內外技術、人才、高校、企業等創新要素。
當天,環重慶醫科大學創新生態圈簽約引進22個醫學創新項目、14個新型醫療產業鏈公司和總規模達21億元人民幣的4支生物醫藥創投基金。
“我們團隊運用超導磁體及磁共振,研究運用磁場控制血壓,以及當血細胞流過動脈時磁場對血細胞的影響。”199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戴維·李(DavidLee)介紹,由他參與開發的“利用物理磁流控方法治療高血壓創新技術”此次簽約落戶重慶。該技術可通過選擇合適的磁場處理方式,為不同的人保持正常范圍內的血液粘度,預防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重慶是我們開拓中國市場的第一站,當地創新生態圈的打造給了我們契機。”來自以色列的PRCBiomedical公司是致力于新型診斷試劑盒研發的機構,該公司首席技術官艾瑞爾·奧巴赫(ArielOrbach)稱,以色列的生命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無論是醫藥、醫療器械和設備還是其他健康產品,在世界上都有極強的競爭力。他此次帶來的“血液儲存蛋白芯片檢測項目”市場規模已達數十億美元,“我們想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毛顯光認為,當前,衛生服務領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創新姿態不斷推動技術革新,世界衛生醫療產業正處于良好的發展機遇期。高校作為科研項目的主要源頭,可在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中發揮研究支持、評估等作用。“期待未來能與重慶在醫療產業領域持續拓寬交流合作。”
當天的活動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重慶醫科大學主辦。據介紹,環重慶醫科大學創新生態圈將進一步聚集創新資源,推動創新要素之間的良性互動,構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醫療健康產業創新生態,助力重慶醫療健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通過2至3年的時間,建設成為西部地區具有活力的醫療創新區、高端的醫療服務區,完善的醫療產業聚集地和風險投資聚集地。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創新 重慶 生態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