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明的視角

2019年04月09日 15:39 | 作者:博涵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3月21日至26日,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歐洲三國,其間,一條喜訊傳回中國,令國人倍感振奮。在習近平主席和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了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證書。漢代繭形壺、唐代陶駱駝、宋代黑釉瓷、清末至民國紫砂壺……漂泊海外的796件(套)中國文物將回家。而在訪問法國期間,習近平主席收到了法國總統馬克龍贈送的一份特殊禮物——一本1688年出版的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這部《論語導讀》原著僅有兩本存世。另一本收藏在巴黎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伏爾泰、孟德斯鳩都深受孔子思想的影響。”聽聞馬克龍總統介紹,習近平主席說:“這個禮物很珍貴,我要把它帶回去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3月27日,新華社發表的《行久以致遠——習近平主席2019年首訪赴歐洲三國紀實》一文記錄了上述情景。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各國各民族應互相欣賞彼此的文明。而時過境遷,世代更替,留存至今的一件件文物藝術品也成為了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最佳物證。當今人再次面對這些藝術品時,所能感受到的既有其時代特色的藝術光華,更有其飽經滄桑的文人氣息。藝術作品被創作之時或許僅僅是藝術,但是當我們回望歷史時,更能深刻地感知到藝術的價值和其承載的文化意義。

在我國眾多歷史文獻中,石刻文獻作為一種特殊的形式,不僅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又保留和傳承了我國歷代書法藝術遺產,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近日,“中華石刻數據庫”正式上線。據報道,目前已上線專題庫包括“宋代墓志銘數據庫”“三晉石刻大全數據庫”“漢魏六朝碑刻數據庫”等。近年來,石刻文獻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國家也加大了對石刻文獻的保護力度,其中,采用數字化手段對石刻文獻進行處理便是重要措施之一,這樣既可以使石刻文獻的原圖原貌得以永久保存,又可以通過數據庫和網絡手段對墓志文獻進行查閱和發布,避免閱讀原文對石刻造成的損傷。

為期一周的“第三屆畫廊周北京”本周五閉幕,據媒體報道,開幕以來畫廊周吸引了來自27家美術館等非營利機構、海內外畫廊以及企業參與其中,共同探討和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畫廊歷來被視為涵養藝術資源、扶持藝術新秀的藝術生態鏈中的一環,近年來隨著藝術市場的回潮,人們更多地在談論其面臨的各種挑戰。畫廊周以一種區別于藝術博覽會的形式回應著業界的關切。畫廊周北京執行總裁王一妃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稱:“我們為大家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前提供一種可能性,在全球豐富的選擇中把北京作為一站。”

畫廊周不應只是一個提升行業“曝光度”的形式,更該被看作為業界發展提供的一個反思和探討的契機,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向普通人展現行業收藏的某種傾向,在一定意義上,它還能夠呈現今天的藝術創作在市場面前的最新姿態。而如果我們能夠跳出眼下,從文明的視角回看藝術,將更能懂得為何收藏,收藏什么。


編輯:楊嵐

關鍵詞:藝術 文明 石刻 視角 文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免费日本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