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將落地 車企加速進入“合作戰”
動力電池回收 車企加速進入“合作戰”
動力電池回收政策8月1日落地,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
近年來,新能源產業發展一直在穩步提升。中汽協數據顯示,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2萬和22.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2.4%和149.2%。
而逐漸擴大的新能源汽車體系背后,動力電池報廢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需求也隨之加大。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結合汽車報廢年限、動力電池壽命等因素,2018年-2020年,全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達12萬-20萬噸;到2025年動力電池年報廢量或達35萬噸。對此,北汽方面曾表示,動力蓄電池退役后,如果處置不當,很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利用和資源化處理,建立完善的汽車循環經濟體系十分重要。
電池回收進入“合作戰”模式
今年2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中提到,強調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該辦法將從今年8月1日起施行。面對即將實施的管理暫行辦法,車企開始著手布局電池回收業務。其中,部分車企選擇以合作的形式,聯手其他公司共同推進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相關事項。
今年1月4日,長安、比亞迪、銀隆新能源等16家整車及電池企業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大戶中國鐵塔公司達成合作,解決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問題。今年3月,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擬進一步深化合作,探討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這也是繼2017年宣布成立電池合資公司后,上汽第二次和寧德時代二次“聯姻”。
此外,北汽集團旗下公司北京北汽鵬龍汽車服務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與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共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廢舊電池資源化處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等循環經濟領域展開合作。
電池處理技術及監管仍待完善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從2012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會發布包含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等方面的政策和指導意見,但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相關產業仍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另外,截至目前,僅有少數車企開展了相關布局。不論是市場規模還是處理技術都需要時間來完善。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津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文海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正面臨報廢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偏小、技術水平偏低、報廢電池處理不及時三個重大難題。對此,李文海提出了三點建議,建議科學處理稀有資源,實現梯次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加強報廢電池回收市場管理,以及出臺支持新能源汽車報廢電池回收的優惠政策。
同樣的,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目前企業對退役動力蓄電池的殘余價值評估、健康狀態評價等關鍵技術還不成熟,梯級利用和再生利用環節相關技術研發相對滯后,需行業專家協同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突破技術難點。
“不同車型有不同的電池設計,內外部結構設計、模組連接方式、集成形式等都有差異,不能采用同一套拆解流水線適合所有的電池組和內部模組,導致電池拆解時極為不便。因此,多數工序是人工完成的,但工人的技能水平可能會影響著電池回收過程中的成品率。所以,采取何種措施和方法,以確保電池拆解過程中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崔東樹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記者 孫曉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電池 回收 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