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浮世繪的華麗轉身:從包裝紙到價值百萬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里》背后的故事
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一個不安于現狀的人。
葛飾北齋晚年在《富岳百景》畫集寫下一段著名的自傳式結尾———
我從6歲起就開始喜歡臨摹,
到了50歲左右我的作品常被出版,
但直到70歲都還沒畫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作品,
73歲時約略掌握了花草樹木的生長和蟲魚鳥獸的結構,
希望到了80歲時我會有長足的進步,
90歲時更能參透萬事萬物的原理,
到100歲時,達到藝術爐火純青的境界,
110歲時我就能信手拈來畫出栩栩如生的事物了。
若能足夠長壽,就可證明我此言不虛。
葛飾北齋于1849年去世,享年88歲,他未能一如所想活到110歲。他在臨終前說道:“如果上天再給我十年……或是五年,我便可成為真正的畫家。”如今,他的《神奈川沖浪里》杰作成為全球重印次數最多的圖像之一,并收藏于多間主要博物館,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其作品更可見于日本護照之上。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里》構圖
十九世紀初,江戶幕府定了一些維穩政策,比如“參覲交代”,規定各地諸侯一年里有一段時間必須住在江戶,這真不是兄弟情深。不過是為了讓這些藩王(各藩的大名)在奔波的過程中耗盡家財,以至于沒有財力來造反。由于“參覲交代”制度的推行,日本國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卓有成效,餐飲食宿日趨完善,民間觀光業也隨之興起,城市居民常常打著宗教朝圣的名號參觀日本各地的風景,富士山,無疑是日本百姓心中的最佳旅游目的地,這些畫作就是旅游紀念品,有點像現在的風景明信片。
1830年,出版商西村屋與八策劃,以新進口的不易褪色的普魯士藍為顏料,印制一套以富士山為主題的明信片。誰來執筆?出版商想起了已擱筆多年的葛飾北齋。那一年,北齋70歲,諸事不順。自中年起就陪伴著北齋的第二任妻子因病去世,孫子揮霍無度,嗜賭如命。“我孫子越來越揮霍,而且行為日漸不檢,他敗家的行徑越來越囂張”。
葛飾北齋學生的寫生圖真實地反映了應為的面容、臟亂的畫室環境與父女倆并不寬裕的經濟狀態
葛飾北齋的三女兒葛飾應為,原名阿榮 ,如同“北齋”的名字一樣,“應為”是這位天才女畫師的畫號。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總被葛飾北齋隨意叫道:
“おい!”(喂),就干脆把名字也起了個諧音“應為”。
葛飾應為《春夜美人圖》
屋漏偏逢連夜雨,家宅還遭遇火災,積累幾十年的畫稿資料與安享晚年的人生藍圖一起,被付之一炬。不得已,北齋和寡居的三女兒葛飾應為只能到寺廟中寄住。此時,出版商送上了一紙邀約,北齋哪有不接受的道理?老畫匠在靜待死神上門的年紀重操舊業,為了替敗家子孫子還債。值得一說的是,盡管北齋在藝術上無比成功,但因不善理財,總是處在破產的邊緣。這也許是北齋一直沒有放棄商業藝術家身份、長年依靠銷售印刷版畫和繪制大量插圖維持生計的原因。
葛飾北齋為解決家庭經濟危機便有了《富岳三十六景》,描繪的是從關東36個不同地點遠眺富士山的景色(初版只繪36景,后追加10景),神奈川沖即是一處。從地理上看,神奈川沖應是關東遠眺富士山的距離極限。由此到富士山,隔著寬闊的相模灣。葛飾北齋只用一種藍刻畫晴、霧、山、水、林、屋時,依然生機勃勃,可以說是“藍分五彩”的高手。這一系列在當年之所以很火,是因為其中包含的西方繪畫透視手法所營造的強烈空間感,是傳統的日本繪畫所沒有的。也正是由于浮世繪所包含的西方繪畫因素,因而較其他日本繪畫更能使西方人感到親切,進而易于接受,并使葛飾北齋在西方獲得高度評價,所以帶有濃濃日本風味的歌川廣重自然沒葛飾北齋在西方受歡迎。
葛飾北齋《凱風快晴》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之一
有趣地是,日本人最看重的北齋作品并不是《神奈川沖浪里》,而是《赤富士》(即《凱風快晴》),畢竟富士山在日本人心目中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以紅色富士山為內容的作品是極為罕見的。
編輯:楊嵐
關鍵詞:浮世 日本 版畫 浮世繪的華麗轉身